1964年,有关部门赶来哈军工,告知空军工程系主任唐铎少将:“现在给你两个选择,一是让你的妻子放弃苏联国籍,二是你转到地方高校任职。”对此,爱妻心切的唐铎少将回答:“我接受第二条意见。” 唐铎他从小就聪明好学,少年时候先在长沙念小学,后来进了湖南省立第一师范的附属学校,课余时间总跟同学聊些国家大事啥的。1919年左右,他赶上了留法勤工俭学那股热潮,坐船漂洋过海去了法国,一边打工一边学东西,维持生计也挺不容易。 后来,1925年他接受了国民政府的任务,转道去苏联学飞行技术,那列车在西伯利亚大平原上晃荡了好几天才到地方。他先进了莫斯科第二飞行学校,学些基础的东西,每天早上起来练体能,然后上课搞飞行原理啥的。1926年,他在学校入了中国共产党旅欧支部,那时候宣誓的时候挺庄重的。 1928年底毕业,得了苏军空军中尉的军衔,被分到利比茨克空军高级军官学校当教官,天天在课堂上教学员怎么操作仪器,模拟飞行。 在利比茨克那会儿,唐铎认识了盖妮娜·娃尔娃拉·伊万诺夫娜,她是个乌克兰人,在当地市执行委员会打字工作。两人因为工作场合碰面,慢慢聊得来,偶尔街头走走说说各自的生活。1930年,他们结了婚,唐铎给她取了个中文名唐瓦柳,婚后在小公寓里过日子,他帮着钉书架,她整理文件啥的。 后来,1941到1945年,唐铎参加了苏联卫国战争,开战机执行任务,一天飞好几趟,落地后检查飞机有没有损伤。他在那场战争里立了功,得了列宁勋章、红旗勋章、红星勋章。 新中国成立后,唐铎克服了苏联那边不放人的各种麻烦,1953年终于带着老婆孩子回来了,飞机落地北京,他直接去见了迎接的人。组织安排他到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当空军工程系的党委书记兼主任。 1955年,虽然他回国才两年,没参加过国内的抗日或解放战争,但因为在空军工程教育上贡献大,被授了空军少将的军衔,那仪式上他戴上了军衔标志。 在哈军工,唐铎干得可起劲了,他亲自抓教学大纲、计划啥的,创建了航空工程、电器特种装置、无线电技术、航空兵器、机场建筑、航空气象六个专业。 空军工程系成了院里最大的系,师资强,学员多,他还建了27个教授会,管飞机结构强度、热力学啥的。每次中央领导来视察,他都亲自接待,讲解科研成果啥的。说实话,唐铎这人作风严谨,每季度末都写报告总结工作,抓问题准,有分析有体会。 他常说,培养尖子人才多重要,一个顶几个工程师,但也别忽视后进的学员,得靠教员帮着进步。 中苏关系那时候开始变味了,外交往来少,技术合作也调整。1964年春天,有关部门派人到哈军工找唐铎,给他两个选项:要么让老婆改掉苏联国籍,要么转到地方高校去。 唐铎的老婆盖妮娜跟着他从苏联来中国,适应新生活,学中文,照顾家和孩子,付出不少。唐铎想了想,选了第二条,转地方高校。他这决定,一方面顾着老婆的国籍问题,一方面也接受组织安排,确保工作顺利。 就这样,他从军工教育转到地方,4月份调到辽宁大学,当党委常委、副校长。 这事其实挺接地气的,反映了那个时代国际关系变化对个人的影响,唐铎没抱怨啥,继续干活。 到辽宁大学后,唐铎每天走路上班,顺道看看学生宿舍区。他推教学改革,组织老师开会,画课程图啥的。还重视学生体育,批了建操场,亲自去工地瞅瞅工人铺跑道。 1978年,他恢复工作,当了辽宁大学党委副书记、副校长,还选为辽宁省政协副主席。 在政协开会,他翻笔记发言,在大学指导科研,走实验室看实验操作。唐铎这辈子,从早年出国学技术,到苏联打仗,再回国建空军教育,转地方继续贡献,挺有内涵的。他强调质量,不图形式,注重培养人才,这在教育界是真金白银的道理。1983年11月20日,他在沈阳因脑溢血走了,享年79岁。
1964年,有关部门赶来哈军工,告知空军工程系主任唐铎少将:“现在给你两个选择,
娱圈段子手
2025-08-15 09:30:11
0
阅读: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