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6年冬,陈毅被敌人围困在梅山上,躲在一个岩洞里20多天,就在生死关头,当地一少女在敌人眼皮子底下助他脱困,更为神奇的是,张学良竟然也阴差阳错给他帮了大忙,这是怎么回事呢? 麻烦看官老爷们右上角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1936年冬天的梅岭,雪花纷飞,寒风刺骨,在一个狭窄的岩洞里,陈毅用颤抖的手握着炭笔,在一张皱巴巴的纸上写下了他认为的绝笔诗:"断头今日意如何?创业艰难百战多,此去泉台招旧部,旌旗十万斩阎罗。" 这位曾经叱咤风云的红军将领,此刻面容憔悴,右腿的伤口还在隐隐作痛,岩洞外面,国民党第四十六师的五千多人马把整座梅山围得水泄不通,已经整整二十多天了。 洞里只能勉强容下几个人,他和警卫员蜷缩在湿冷的石壁边,靠着偶尔滴下的山泉水维持生命。 事情要从一个月前说起,那时候陈毅正带着游击队在山里跟敌人周旋,突然收到消息说中央派了特使来接头。 兴奋的陈毅立马下山去见这个所谓的特使,哪知道这竟是叛徒陈海设下的圈套,等他察觉不对劲想要逃跑时,戴嗣夏的部队已经把整个梅岭包围得严严实实。 戴嗣夏这个人外号"碉堡专家",手段确实狠辣,他在山上山下修了无数个碉堡,三步一岗五步一哨,白天盘查过往行人,夜里也不间断巡逻。 更毒的是,他把山上的老百姓全部赶到山下集中居住,还实行保甲连坐制度,谁敢帮红军就株连九族,粮食和盐巴都按人头限量供应,就是为了把游击队困死在山里。 陈毅他们就这样被困在了这个巴掌大的岩洞里,刚开始还能分点干粮充饥,后来就只能嚼草根野果,到最后连这些都没有了。 警卫员宋生发想方设法从石缝里接点山泉水,一天下来也就半竹筒的量,陈毅的伤口因为缺医少药开始溃烂,只能用盐水煮过的布条简单包扎。 就在这生死关头,奇迹出现了,一天夜里,岩洞外突然传来轻微的窸窣声,陈毅紧张地以为是敌人搜山,结果钻进来的竟是一个扎着蓝头巾的年轻姑娘。 这姑娘叫张千妹,才十七岁,是梅关黄坑村的农民,暗地里却是地下交通员。 张千妹带来了救命的粮食,她把炒米和野杨梅藏在挖空的竹筒里,把盐巴缝在棉袄的夹层里,装作上山砍柴的样子蒙混过关。 这姑娘聪明得很,为了不引起怀疑,她每次上山都会真的砍一些柴火回去,遇到敌人盘查时,她就假装带着小孩哭闹,趁乱脱身。 有一次张千妹差点暴露,她送完粮食下山时碰上了搜山的国军,眼看就要被搜身了,这姑娘急中生智,假装被石头绊倒,直接滚下了三丈多高的陡坡。 这一摔可不轻,右腿当场骨折,昏迷了两天才醒过来,醒来后的第一件事,她还是拖着伤腿往山上爬,继续给陈毅送粮。 就这样过了十几天,陈毅他们总算没被饿死,可是戴嗣夏发现封锁没有效果,竟然想出了更毒的招数,放火烧山。 腊月的一天,西南坡突然腾起浓烟,火舌卷着枯草噼啪作响,眼看就要烧到岩洞了,陈毅望着越来越近的火龙,心想这回真的要完了,于是又写下了第二首绝命诗。 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天空突然刮起怪风,豆大的雨点砸向火海,竟然把火给浇灭了,警卫员激动得直说是马克思显灵了,陈毅也觉得这简直是天助。 火灭之后又过了几天,张千妹再次出现,这次她带来的不只是粮食,还有一张皱巴巴的报纸,她兴奋地告诉陈毅,蒋介石在西安被张学良和杨虎城给扣起来了,这就是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 这个消息对陈毅来说简直是天大的好消息,因为蒋介石被扣,国民党内部一片混乱,各路军队都要回防救驾。 戴嗣夏也接到了紧急调令,必须立即撤离梅岭回去救蒋介石,就这样,围困了梅岭二十多天的重兵突然撤走了,陈毅终于重见天日。 走出岩洞的那一刻,陈毅感慨万千,如果没有张千妹冒死送粮,如果没有西安事变的意外发生,如果没有那场及时雨扑灭山火,他很可能就死在这个小小的岩洞里了。 历史有时候就是这么奇妙,千里之外的一场兵变,竟然意外拯救了困在山洞里的革命者。 临别时,陈毅把《梅岭三章》的手稿送给了张千妹,说等革命胜利了就接她去延安,可是这个朴实的农家姑娘却摇头说,她要守在梅岭,以后还有同志遇险,她还得接着帮忙。 后来陈毅带着剩下的八百多人走出大山,整编成新四军奔赴抗日战场,那三首在生死关头写下的诗,也成为了革命文学的经典,梅岭的岩洞今天还在,洞口的野花依然年年盛开,见证着那段惊心动魄的历史。 对此大家有什么想说的呢?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说出您的想法! 信源:中国共产党新闻网——陈毅:没有参加长征的元帅 领导南方八省游击战
1936年冬,陈毅被敌人围困在梅山上,躲在一个岩洞里20多天,就在生死关头,当地
如梦菲记
2025-08-14 16:18:24
0
阅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