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太监竟两次干预皇位继承人,若不是此人,北宋恐怕就亡于赵光义了! 宋初,有个太

趣史談过去 2025-08-14 16:16:41

一个太监竟两次干预皇位继承人,若不是此人,北宋恐怕就亡于赵光义了! 宋初,有个太监堪称宫廷版的“投资高手”,一生三次押宝皇位继承人,两次成功,一次险些让北宋翻船——他就是王继恩。 王继恩原是后周宦官,赵匡胤陈桥兵变时,他立刻转投宋太祖阵营,成为随军太监,见证统一大业,还获赐名“继恩”。第一次押宝,就押对了。 公元976年,赵匡胤驾崩,史书留下“斧声烛影”的悬案。按理应召皇子赵德芳入宫,王继恩却直接跑去晋王府,把赵光义请进皇宫。 结果,赵光义顺利即位,王继恩第二次投资,再次大赚。 到了997年,宋太宗赵光义病重,太子赵恒是第一顺位继承人。但王继恩不死心,联合李皇后,想让被废的疯太子赵元佐复位当傀儡。 赵元佐曾放火烧东宫、私刑虐妾,被寇准抓住铁证后废为庶人,却依旧是李皇后的亲儿子,她希望借此操控朝政,王继恩也能继续稳坐红人之位。 这场密谋拉上了李昌龄、李继勋、胡旦等人。当晚,王继恩假传太后懿旨召丞相吕端议事。 吕端一见太子赵恒不在宫中,立刻在笏板上写下“大渐”,派人紧急送给赵恒,催其入宫。 同时,吕端将计就计,佯装配合去找“传位诏书”,一进中书省就反手锁门,把王继恩困在里面,随后独自去见李皇后。 李皇后一见吕端单独出现,立刻明白计划失败。赵恒及时赶回,吕端仍不放心,直到亲眼揭开帘子确认人是赵恒,才高呼万岁。 赵恒顺利即位,成为北宋第三位皇帝。 如果那晚王继恩得手,北宋将再次陷入五代以来的权力混战,甚至可能亡于赵光义一代。 吕端的果断,不仅救了赵恒,更让北宋皇位继承走上正轨,保证了两宋三百年的延续。历史趣史谈北宋第一权宦王继恩,经两代谋立三皇,为何没开创宦官专权局面?王继恩

0 阅读:69

猜你喜欢

趣史談过去

趣史談过去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