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脸都不要了!巴代表问以色列为何还能安坐联合国,以代表却全程低头玩手机。 (参考资料:2025-08-11 红星新闻——巴勒斯坦代表质问:以色列为何还能安坐联合国席位?) 当地时间8月10日上午,联合国安理会会议室里气氛凝重,巴勒斯坦常驻联合国观察员曼苏尔在话筒前,用近乎撕心裂肺的声音控诉着加沙地带的惨况,字字泣血,令整个会场为之凝固。 然而,就在这悲痛欲绝的呐喊中,一个意想不到的细节却打破了这份严肃,定格成这场人道危机背景下一抹刺眼的色彩,更抛出一个巨大疑问: 为何面对声声血泪,一方能如此淡然,而国际社会,又究竟能否阻止一场更深重的浩劫? 这份沉重,并非空穴来风,而是来自联合国一系列紧迫的警报,就在安理会紧急会议召开前,联合国负责欧洲、中亚和美洲政治事务的助理秘书长延恰带来了令人担忧的通报: 以色列方面正计划在不远的10月7日前,强制驱逐加沙城内的所有平民,随后将对该城实施全面的军事封锁,并打算在加沙中部地区展开“清剿行动”。 延恰警示,如果这些部署付诸实施,加沙地带恐将面临新一轮灾难,甚至可能点燃整个地区局势新的动荡,后果不堪设想。 而这些仅仅是酝酿中风暴的冰山一角,更早些时候,也就是8月8日,以色列安全内阁就已经正式批准了总理内塔尼亚胡提出的、由以军接管加沙城的提议。 在内阁会议召开前,内塔尼亚胡更是明确对外宣示,以色列打算全面掌控加沙,从驱逐平民到军事封锁,再到全盘接管,以色列对加沙的战略意图,正一步步走向明晰。 面对如此迫在眉睫的危机,国际社会并非毫无察觉,早在8月9日,土耳其、埃及等多个国家便迅速发声,公开谴责了以色列企图全面占领加沙的计划,预警信号已经响彻全球。 与此同时,就连以色列内部也并非铁板一块,就在同一天,以色列国内爆发了大规模抗议活动,民众走上街头,明确表达了他们对政府“接管加沙城”行动的强烈反对。 这些国际与国内的涟漪,都表明即将发生的事情绝非无人问津的“家事”。 也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才有了8月10日上午由英国、丹麦、法国、希腊和斯洛文尼亚联合倡议举行的这场联合国安理会紧急公开会,会议的目的,就是为了直面当前紧张的巴以局势。 曼苏尔作为巴勒斯坦的代表,肩负着传递加沙人民苦难的重任,他在会上倾尽所有,用最沉痛的言辞,揭露着那片土地上正在发生的人间炼狱。 他描绘了一幅幅触目惊心的画面:“大人和孩子被杀害、致残、流离失所、挨饿、受辱、被肢解、被活埋、被活活烧死、被绑架、被折磨,成为孤儿,被虐待、被打碎、被撕裂……” 这些听起来简直是地狱般的遭遇,让他悲愤地质问在场的每一个人:“为何以色列在犯下种种罪行后,还能安坐于联合国席位?” 他甚至直言不讳地指出,当前所有“现行措施远不足以震慑这些罪行”,“如果换作他国,安理会早已采取制裁措施。” 在他看来,“正是对以色列的有罪不罚导致其疯狂”,因此,他情绪激动地敦促安理会:“你们必须对此采取行动,你们必须阻止。” 然而,当曼苏尔几乎用生命在控诉的时候,镜头捕捉到的一幕,却让人觉得冰冷又刺眼,尽管他的言辞激烈到足以震彻整个会场,但以色列代表的姿态却显得如此超然物外——他竟然低头玩起了手机。 那一刻,仿佛所有的控诉、所有的血泪都与他无关,那台亮着光的手机,像一道无形的墙,隔开了苦难与责任。 这不仅仅是对一位巴勒斯坦代表控诉的蔑视,更被广泛解读为是对那些遭受苦难民众的冷漠,以及对联合国乃至整个国际社会职责的轻视。 这副画面,也活生生地具象化了“有罪不罚”的逻辑:正是因为长期未受有效惩罚,才使得一些人对犯下的罪行感到“无感”,甚至表现出如此漠然。 这场紧急会议,在曼苏尔声声泣血和以色列代表的沉默玩弄中落下了帷幕,却留下了更多待解的难题和对国际正义天平的深刻拷问。 当如此严重的罪行指控摆在面前时,以色列为何依然能“安坐于联合国席位”? 这一现象无疑对联合国的国际公信力构成巨大挑战,也影响着它维护国际法和公正的权威性。 同时,这也暴露了国际冲突解决机制的深层困境:那些所谓的“措施”为何未能有效阻止一个更大人道灾难的酝酿? 持续的“有罪不罚”又将如何进一步激发暴力,加剧地区冲突,乃至最终引发不可逆转的人道危机? 面对加沙可能遭遇的浩劫,安理会乃至整个国际社会,真的还能继续袖手旁观吗? 我们又将如何重新审视并强化国际法机制,确保真正的公正与问责,从而实现地区乃至全球的和平与稳定呢?
[太阳]脸都不要了!巴代表问以色列为何还能安坐联合国,以代表却全程低头玩手机。
叨叨小科天下事
2025-08-12 18:16:05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