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贝旧居 我身后这座幽静的小楼,暗藏历史惊雷,斑驳的砖石下,深埋着南京城最黑暗的记忆——1937年冬日,这座小院化身“西门子难民收容所”,成为600多名中国难民的“诺亚方舟”。这栋位于南京大学鼓楼校区南园的德式坡顶小楼,曾是德国商人约翰·拉贝的宅邸,红瓦黄墙间流淌着1930年代的优雅。 1937年8月,日军轰炸南京的硝烟中,拉贝从北戴河星夜返回南京,亲手设计并加固了这座防空洞。仅容15人的空间,高峰时挤进30余条生命。地下1.5米,地上1.5米,三座砖砌洞窟是难民们“爬向生天的最后通道”,前后保护了600多名难民。 二楼书桌前,拉贝以2400页日记记录日军暴行:被刺刀挑杀的孕妇、焚烧活人的火堆、每日数十起强奸……铁证般的文字与照片,最终汇成《拉贝日记》。他写道:“若代价是我的生命,我也必须保护他们——这个国家给予我半生厚待。” 身为南京纳粹党领袖,拉贝却将万字旗插满院墙。每当日军翻墙闯入,他便高举臂章怒斥:“这里是德意志领土!”甚至冒险庇护中国飞行员王光汉,将其伪装成仆人护送离宁。难民们跪地尊称他“活菩萨”,而安全区国际委员会在他领导下,为25万南京市民撑起生命之伞。 2003年,中德两方共建纪念馆。如今,一楼展厅陈列着拉贝使用过的打字机、难民手写感谢信;二楼800页日记复印件与百幅展板,让历史穿透时空。 战后拉贝因纳粹身份潦倒柏林,南京市民自发募捐2000美元与每月粮包,国民政府秘密汇款直至1949年。2013年,故居升格全国重点文保单位;他的墓碑刻着中国八卦图,铭刻“金陵永生”。 离院前,请凝视梧桐树下的拉贝雕像:领结肃整,目光如炬,望向远方和平。这里不仅是抗战遗址,更是人性光辉的灯塔——它告诉我们:在最深的黑夜,一个灵魂足以照亮万人生路。 暴力会暂时撕裂文明,但人类守望相助的微光,终将缝合时代的伤口。 📌 探访贴士 📍地址:鼓楼区广州路小粉桥1号(南京大学鼓楼校区内) 🕒开放:周一至周五 8:30-16:30(免费开放) 🚇交通:地铁1号线珠江路站步行100米
拉贝旧居 我身后这座幽静的小楼,暗藏历史惊雷,斑驳的砖石下,深埋着南京城最黑暗
访古金陵益明
2025-08-11 08:14:27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