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1年,日本兵对满身伤痕的许广平吼道:“把衣服脱下来!”当时正是冬天,许广平哆嗦着脱下外衣、外裤,日本兵还不满意,让她继续脱。直到全身只剩下一个小衫裤,许广平还是一个字都不说。
1941年,日本侵略者的铁蹄已经踏遍了中国大地。作为鲁迅先生的遗孀,许广平女士成为了日寇盯梢的重点对象。
一天,几个穿着军装的日本兵突然闯入许广平的住所,粗暴地将屋内翻了个底朝天。他们收缴了许多珍贵的书刊资料,其中就包括鲁迅先生早年的手稿和日记。许广平拼命阻拦,却被几个日本兵粗暴地推搡在地。
几个日本兵上前,不由分说地将许广平的双手反剪,粗暴地推搡着她走出家门。许广平奋力挣扎,大声呼喊,但很快就被押上了军车,消失在上海街头。
许广平被关进了日军的监牢。牢房阴暗潮湿,一股恶臭扑面而来。50多个囚犯挤在不足20平米的空间里,没有床铺,只有冰冷的水泥地。许广平强忍着恶心,在角落里蜷缩起来。
第二天一早,两个日本宪兵将许广平提审。审讯室里,一个穿着军装的日本军官正端坐在桌前,神情倨傲。
军官冷笑一声,从抽屉里拿出一沓纸,在许广平面前晃了晃:"你看,这些可都是你写的文章,鼓动民众抵抗日本,你还想抵赖?"
"抵抗侵略有什么错?是你们非法侵占了我们的国土!我作为一个中国人,难道连说句真话的权利都没有吗?"许广平正气凛然。
日本军官勃然大怒命令两个彪形大汉按住许广平,拳打脚踢,许广平疼得直冒冷汗,但紧咬牙关一声不吭。宪兵换了一根粗大的木棍,狠狠地抽打在许广平身上。木棍抽打在皮肉上发出沉闷的响声,许广平痛苦地蜷缩在地上,奄奄一息。
当时正是冬天,许广平被日军逼迫脱下外衣、外裤,日本兵还不满意,让她继续脱。直到全身只剩下一个小衫裤。
宪兵又是一顿拳打脚踢,许广平几乎昏厥过去。日本军官见许广平始终不肯开口,气急败坏。
宪兵将许广平拖回牢房,许广平疼得两眼发黑,浑身的骨头几乎散了架。可她知道,这还只是日寇折磨人的第一步,更可怕的酷刑还在后面。她必须做好受尽磨难的准备。
76天,整整76天,许广平女士忍受了日寇的非人折磨。当她终于重见天日时,一头乌黑亮丽的秀发已斑白了大半,曾经飒爽英姿的她也已是满面沧桑,双腿残疾。但许广平并没有被摧垮,反而更加坚定了与日寇斗争到底的决心。
获释后,许广平没有休息,而是马不停蹄地提笔写下了自己狱中遭遇的一切。她要让全中国,全世界都知道日寇的暴行!她的文章发表在各大报刊杂志上,引起了巨大震动。读者们纷纷来信,表达对许广平的敬意和支持。
一位读者在来信中写道:"许广平女士,您的遭遇让我们动容,您的精神让我们振奋。作为中华儿女,我们一定要团结起来,赶走日寇,还我们山河!"许广平读着这些来信,热泪盈眶。
有人不解,许广平为何执意要留在魔窟般的上海,而不去相对安全的后方。许广平淡然一笑,娓娓道来。原来,她有两个理由:
第一,鲁迅先生的遗物都在上海。那些书籍、手稿、日记,甚至是家具摆设,都是鲁迅一生心血的结晶,是中国文化的瑰宝,是全国人民的精神财富。许广平要守护好这些珍贵的遗产,不能让它们落入敌手或者湮没。
第二,许广平要为抗战尽自己的一份力量。她深知,在这艰难的时刻,每一个中国人都责无旁贷。上海虽然沦陷,却也是抗战的前线之一。许广平要用自己的方式,去宣传抗日,去支援前方,去鼓舞士气。
于是,许广平加入了"上海妇女界难民救济会",和一群志同道合的女性投入了紧张而忙碌的工作中。她们走街串巷,为难民们张罗吃穿;她们四处奔走,为前线将士募集御寒的棉衣;她们省吃俭用,把节余下来的钱款捐助伤病员。
许广平来回穿梭,虽然双腿疼痛难忍,但看到难民们由衷的感激,看到前线将士们如雪中送炭的欣喜,她就觉得一切都值得。
与此同时,许广平还在报刊杂志上发表文章,号召全国妇女儿童都要起来,都要为抗战贡献自己的力量。"我们妇女,不是弱者,而是抗战的后备军!我们要用柔弱的臂膀,支撑起民族的脊梁!"许广平的文章掷地有声,激励了无数人投身到轰轰烈烈的抗日救亡运动中来。
当时,一位名叫郑振铎的爱国文人给许广平的事迹做了一个形象的比喻。他说,许广平就是"中华儿女们最纯洁、最高尚、最圣洁的化身"。在民族危亡之际,是她用血肉之躯筑起了抵御侵略的钢铁长城,是她用生命和意志昭示了中华儿女不屈不挠的气节。
郑振铎的赞誉,道出了亿万国人的心声。直到今天,许广平的事迹依然在世人心中激荡。她那百折不挠、宁死不屈的铮铮铁骨,她那舍生忘死、救亡图存的炽热赤心,永远值得后人敬仰、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