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年代,王震将军说:“将来我去见毛主席时,我要对他讲,你讲搞不好要改变颜色,过

文史记叙录 2025-02-27 11:54:11

80年代,王震将军说:“将来我去见毛主席时,我要对他讲,你讲搞不好要改变颜色,过去我不懂,现在懂了!”   在毛泽东离世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社会上出现了思想混乱,一些人甚至借此攻击国家,各种别有用心的言论到处泛滥,一度搞得人心惶惶,人们对于国家的未来都充满了忧虑。   这时,担任副主席的王震毅然站了出来,发表了一番慷慨陈词,为很多模糊的观点定了调。他的这番振聋发聩的讲话,让很多谣言不攻自破,更及时拉住了人们摇摆不定的思想,将人心重新拧成了一股绳。   在毛泽东去世后的第12个年头,王震和人谈起了过去的那段历史。对毛泽东受到的非议,他非常愤慨地表示,一些人把什么错都归咎到主席身上,实在是对历史的无知。他告诉身边人,当年民间掀起大生产运动,他将情况告诉主席时,主席自己都吃了一惊。   他深有感触的说,其实很多东西都是底下擅自做了,天高皇帝远,上级根本都不知道情况。结过出了事,却要被乱扣罪名。   其实当年毛泽东提出“赶英超美”的口号,是给了15年的准备时间,但下面有些人好大喜功,为了自己的政绩,就把中央的指令胡乱加码,这才导致了后来的混乱局面。   对“割资本主义尾巴”这个说法,王震也公开表示不是主席提出来的,当时他们召开了一场几十人的小会,是另一名同志首次谈到了这个说法。当时主席还认为,即使要割,也要有计划、讲策略地割,不能太过武断,还是要“留一点”。   看到社会上对当年的那段历史还存在不少误解和谣传,王震立刻找来几位专业学者,与他们讨论关于理论和思想的问题。   他表示,主席在世时告诉他们,要警惕别有用心者的颜色革命,如今自己亲眼见证了其他国家在颜色革命中的悲惨遭遇,真正感受到了主席的高瞻远瞩和良苦用心。   所谓的“颜色革命”,就是指上世纪末期,西方国家阴谋搞乱东欧,致使很多国家发生了意识形态混乱,投机者立刻现身颠覆国家,最后让这些国家陷入了长期的动荡中。   正因为有了这些前车之鉴,王震才格外重视维护毛泽东思想的地位,主席去世后,他是最积极站出来为维护主席的人。   1989年年初,他参加了一场重要的追悼会,准备返程时见到了前来送行的当地军区首长,他心有所感,对这些首长发表了一番语重心长的讲话。   王震表示,如今社会上竟然出现了谈思想色变的怪现象,别人就罢了,竟然连这些经历过革命的将军首长们,都变得畏畏缩缩,不敢站出来说真话,那国家要这些将军做什么?   首长们都低下了头,他们知道王震说得对,大家心里都有一杆秤。但面对社会现状,一些人就是退缩了,反倒失去了当年在战场上不怕死的血性,实在感到惭愧。   到了上世纪90年代,王震准备把自己这些年的思想心得与对时局的看法整理出来,他专门约见了邓力群,两人进行了几次长谈。邓力群也是搞思想工作的,他非常赞同王震的很多观点。   过了一段时间,王震又和理论方面的专家进行了沟通,对方把他的观点整理出来,王震看后做了一些补充,这些谈话内容便被发表了出来。   王震的谈话内容庞杂,但都是关于近代历史和国家建设的关键问题,每一个都让人深受启发。他认为,我们走社会主义道路,是民族兴盛的必然要求,毛泽东的所作所为都是顺应了历史规律。   毛泽东认为,无论多大的领导,都是从人民中选出来的,不仅要接受监督,还要和老百姓一样参加劳动,尽可能回到群众中去。   另外,自从上世纪50年代军队实行军衔制后,有人表示要提高待遇,但提出的标准却非常离谱,竟然和普通工作者的工资差距达到20倍。包括毛泽东、王震在内的中央领导都不同意。   王震还特别提到,主席虽然提倡要保持对西方国家的警惕,但从不保守,反而积极学习对方发展的经验,这才有了我们后来与苏联决裂,同美国建立外交关系,这些都是主席开放包容心态的体现。   在经济建设的过程中,主席也积极从资本主义国家学习经验,而且对于西方社会革命中的绝对平均主义也并不赞成,反而认可让一些人有限度地先致富,这也是后来邓小平的观点。   近代中国走了很多弯路,也经历非常多的波折,但没人能否认这些年社会主义建设的巨大成就。而王震的发言,为理论研究指明了正确方向,对这段复杂的历史做出了科学的评价。

0 阅读:99
文史记叙录

文史记叙录

讲述历史趣味故事,回忆历史往昔风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