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画记忆与历史浮沉——纪念《点石斋画报》创刊140周年暨《东方杂志》创刊120周年主题文献展
[微风]屡停屡复 见证历史
《东方杂志》作为历时很长的刊物,在近代的历史洪流中也不可避免地经历过停刊风波。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停刊四个月。1932年,上海发生“一·二八”事变,日机轰炸闸北华界,商务印书馆遭受严重损失,编译所、印刷厂以及东方图书馆等全书炸毁,商务印书馆被迫停业,旗下《东方杂志》《小说月报》《教育杂志》《妇女杂志》等全部停刊。此次停刊长达8个半月,于第二年10月复刊,成为商务印书馆最先复刊的杂志。值得一提的是,《东方杂志》压缩了自身的篇幅,开设了几个栏目暂时代替未复刊的《小说月报》《教育杂志》《妇女杂志》,在后来的两年一直保持一刊为主、附带三刊的特殊出版状态中。
1937年,日军逼近上海时《东方杂志》迁往湖南长沙,1938年又迁到香港,1941年11月太平洋战争爆发,日军攻陷香港,《东方杂志》再次被迫停刊,直到1943年3月才在重庆复刊。抗战胜利后,《东方杂志》于1946年重新在上海出版。1948年12月,在经济崩溃和政治大变动的前夜,《东方杂志》复又停刊。可以说,《东方杂志》的几次停刊复刊见证了20世纪前半叶中国最为关键的几个历史时刻。
图1-2.“一二八”事变后的商务印书馆
图3-4.1932年复刊后王云五所撰卷头语
图5. 商务印书馆被毁记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