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7年,国民党军一位少校被俘虏,在即将被解放军们押到改造所时,他大喊:“同志,告诉你们首长,我是902!”随后陈云亲自接见了这位少校。 这位自称“902”的国民党战俘,便是我党传奇特工赵炜。 1919年,赵炜出生于河北一贫困家庭,20岁考入黄埔军校,毕业之后,他被分到第五战区,因为表现优秀,受到了李宗仁的亲自接待,此时的他,可谓是风头正盛。 但贫苦出身的他,十分看不惯国民党内部的腐败作风,纵使李宗仁许诺他高官厚禄,还是没有留住他。他找到老同学朱建国,希望他能圆自己上阵杀敌、保家卫国的梦想。 却没想到机缘巧合下,赵炜走上了另一条道路。 当时,朱建国所在的部门名叫“绥靖组”,是一个反共组织,经常搜捕潜藏在城市中的地下党,并收缴上来很多共产党的书籍和小册子。 赵炜看完之后,大受启发,他认为,只有像共产党这样,一心一意为人民群众的队伍,才能将中国拯救于泥潭之中。 从那之后,他经常偷偷观摩收缴上来的共产党图册,久而久之,引起了老同学朱建国的注意。 原来,朱建国并不是国民党的人,而是我党打入敌人内部的卧底。他发现赵炜对我党非常感兴趣,于是开始对他旁敲侧击,考察两年之后,认为赵炜值得信任,于是带他去见了我党情报部门的高级干部,王石坚。 见到组织后,赵炜激动得热泪盈眶,当即表示,要做插入敌人心脏的英雄。 从那之后,赵炜便开始潜伏在“绥靖组”,为我党秘密搜集情报,为方便联系,李克农还给了他一个代号“902”。这个代号,只有我党情报部门中的少数几个高级干部知道。 至此之后,赵炜开始作为情报人员,在解放战争中大放异彩。 1947年,国民党发动第四次辽南战役,东北保安司令杜聿明集结13军,打算将我军一举歼灭。 赵炜得知杜聿明的作战部署后,十分焦急。为了打乱敌人的作战计划,赵炜冒着暴露的危险,以杜聿明的口吻,给13军写了一封调令,将对方调往兰山。 那里,东北民主联军早已埋伏好,只要13军敢去,定然有去无回。 最终,没有防备的13军掉入我军事先埋伏好的伏击圈,几乎被全歼。 这场战役,直接导致国民党进攻辽北的计划失败。杜聿明得知消息后,大为恼火,当即下令彻查,到底是哪一环节出了问题。 当时的国民党内部已经极其腐败,赵炜的起草的这份调令,上面手续齐全,一级上报一级,丝毫看不出任何破绽,因此,杜聿明查了半天,都没查出来到底是谁做的,只能就此作罢。 从那之后,赵炜靠着自己的老资历,在国民党内部的地位越来越高,到了后期,他甚至不需要再去获取情报,只需要将部下交给自己的绝密情报,直接上报给我党就可以了。 一直到1947年底,赵炜突然接到蒋介石的密令,让他到北京去见自己。 到了北平,他并没有立刻去找蒋介石,而是先联系了我党在北平的情报站,这才得知,因为叛徒的出卖,北平的情报组织已经被连根拔起,他的身份也已经暴露。 危急时刻,赵炜也顾不上去找蒋介石,直接乔装打扮,向着浑河对岸游去,又跑了40多里地,饥寒交迫的他,被一对老夫妇给救了,休养了一段时间后,继续一瘸一拐地向着解放区走去,终于回到了组织的怀抱中。 之后,便有了开头的那一幕。 赵炜作为情报人员,虽然没有上阵杀敌,却依旧为新中国的成立,立下了汗马功劳,值得我们所有人尊重和敬仰。
1947年,国民党军一位少校被俘虏,在即将被解放军们押到改造所时,他大喊:“同志
历史洛阳
2024-10-01 10:22:32
0
阅读: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