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底,北大教授钱理群的妻子患癌,被告知只有4个月的生命了。她没有哭,没有绝望,淡定地说:“稍等,让我安排一下后事。”接下来,她做了4件出人意料的大事。 2018年,一个寻常的年份,对于北京大学的教授钱理群和他的妻子崔可忻来说,却是命运的转折点。那年的冬天,当大多数人忙于年底的总结与新年的计划时,崔可忻,这位在中国儿童发展中心担任儿科医生的女性,面对了一个沉重的消息:胰腺癌晚期,生命仅剩下四个月。 这个消息仿佛是一记沉重的锤击,但崔可忻并没有流露出惊慌失措的情绪。她淡定地说:“稍等,让我安排一下后事。”这份淡定,背后是对生命的深刻理解和对死亡的坦然面对。崔可忻和钱理群的故事,起始于贵州安顺。那是一个偶然的相遇,他们一个是尊敬的学者,一个是救死扶伤的医生,两人的世界本不该有交集,却因为缘分在那里交汇。 他们的结合,如诗如画。钱理群,专注于书本和教育,而崔可忻则是生活的全能者。她不仅是医学领域的专家,还能够熟练应对家庭中的各种事务。她的能力覆盖了从机器修理到家庭管理的各个方面,成为了钱理群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音乐,是崔可忻生命中的另一种激情。她是燕园老年合唱团的核心成员,每当她唱歌时,钱理群总是全神贯注地聆听,他是她最忠实的听众。即使在进入养老院后,崔可忻仍然保持着对音乐的热爱,她的生活充满了歌声和欢乐。 崔可忻面对生命的最后时刻,决定做四件事,这四件事展现了她对生活的深切感悟和对死亡的豁达态度。 首先,她安排了自己家中的所有事务,为家人提供了一个稳定和安宁的未来。她详细规划了家庭事务,确保家人在她离开后不会因为琐事烦扰。这不仅是对家人的爱,也是对生活的一种责任。 其次,崔可忻选择了放弃化疗,接受保守治疗。在生命的最后阶段,她选择了尊严和舒适,而非痛苦和挣扎。这一选择反映了她对生命的深刻理解:生命的尊严远胜于生命的长度。 第三,她在燕园举办了一场告别演出。在那个舞台上,崔可忻用她的歌声与朋友和世界告别,分享了她生命中最后的欢乐时刻。这不仅是一场演出,更是对生命的颂歌,是她对这个世界的最后礼赞。 最后,崔可忻完成了自传《我的深情为你守候——崔可忻纪念集》。这本自传是她留给世界的遗产,记录了她一生的故事和智慧。通过这本书,她的思想、她的精神和她对生命的理解将永远传承下去。 崔可忻的生命在2019年初画上了句号,但她的影响却远远超越了生命的限制。她用自己的行动展现了对待生命的态度:坦然、豁达、充满爱。她的故事激励了无数人,她对生命的理解和态度成为了许多人心中的指引灯塔。 崔可忻的故事是一个关于生命、爱和死亡的深刻课题。通过她的故事,我们看到了一个强大的灵魂如何在面对生命最后的挑战时,展现出无比的勇气和智慧。她的生命教会我们:生命的价值不在于它的长度,而在于它的深度和质量。 在崔可忻的生命里,我们看到了爱的力量,看到了勇敢面对困难的勇气,更看到了对生命的深刻理解。她的生活方式、她的选择和她的态度,都是对我们每个人的启示:珍惜生命的每一刻,用爱和勇气去面对生活的每一个挑战。崔可忻的故事,是一首生命的赞歌,是对生活最美的诠释。
2018年底,北大教授钱理群的妻子患癌,被告知只有4个月的生命了。她没有哭,没有
成天聊育儿
2024-01-23 10:02:08
2
阅读:2575
用户82xxx76
了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