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我死后,无论你看见什么,都不要吱声。”1982年,河北农村一老妇临终前再三叮嘱儿子,只因她清楚,自己死后许多事情将会不受控制...
这名老妇叫张翠萍,而她的儿子名叫朱海清。朱海清一边回想母亲临终时说的话,一边仔仔细细地收拾着母亲的遗物。
突然,他看见了他那未曾谋面的父亲的照片。朱海清拿着父亲的照片呆呆得看着,他没见过父亲但总听母亲提起。
母亲名叫张翠萍,是一个善良温柔的女子,母亲总是告诉他,父亲是个十分伟大的男人,具体伟大在哪里呢?母亲却从未告诉过他。
朱海清摇了摇头,让自己不要再去想过去的事情。突然,朱海清抬头一看,有一个木箱子奇怪的摆放在墙壁上。朱海清拿起一个椅子,踩在上面,伸手使劲得够那个木箱子。
终于,朱海清拿起了箱子。他拍了拍箱子上积攒多年的灰,一打开密密麻麻的纸条平整的的摆放在箱子里。
只见上面的字迹已经开始泛黄,但仍能看出“欠条”两个字样。而欠条下的署名全部都是一个叫李云昌的人。
朱海清想了想,大概猜出来这就是母亲一直不愿让他知道的陈年往事吧。于是朱海清多番打听,终于透过一位三十几年前的邻居打探到了李运昌的消息。
得知李运昌住址后,朱海清立即前往拜访,他要知道母亲生前最大的秘密。几经辗转,朱海清终于到了李运昌的家。
李运昌在得知来访的人正是张翠萍的儿子后,眼眶逐渐湿润。李运昌抬了抬胳膊,擦拭着泪水,吸了吸鼻子后,对朱海清缓缓说着三十年前发生的事情。
那还是1943年,李运昌是一位八路军。在一次的作战过程中,他们的部队遭受到了日军的埋伏,损失惨重,于是,大部队开始了逃亡。
李运昌所在的部队去过了很多村庄,只要知道他们是八路军都不愿意收留他们。“都是普通老百姓,理解”。李运昌不知何时点起了一根烟,他弹了弹烟灰无奈地说道。
李运昌望着自己身边断腿的、中枪的、昏迷的兄弟们,焦急万分。
就在李运昌一筹莫展的时候,一位挺着大肚子的妇人出现在了他的眼前。
“你们先来我家吧,我家就我一个人,够暂时收留你们的”妇人在黑暗中打着灯笼,睁着明亮的大眼睛看着李运昌。
李运昌一听有人可以收留他们开心极了,但一想到也许对方不知道自己的身份才会这样说,于是李运昌将自己是八路军告诉了妇人。
可谁知这妇人非但不害怕反而对他们更加热情。“这个妇人就是你的母亲——张翠萍”李运昌看着眉头紧锁的朱海清说道。
李运昌一行人就这样住进了张翠萍的家,他将受伤的兄弟们都藏进了张翠萍家的地下室内,让他们在里面养伤,而自己则在外面帮着张翠萍干活。
在和张翠萍接触的过程中,李运昌终于知道了张翠萍帮助他们的原因了。
原来张翠萍的丈夫名叫朱殿坤,他也是一位共产党员,只不过是一位地下党,就在张翠萍救助他们的时候,朱殿坤刚因执行任务而牺牲。
“在他生前我只是在背后默默支持他,什么忙也没帮得上,如今他不在了,我想为他做点什么,救助你们一定也是他所希望的”。
望着眼前的张翠萍,李运昌对其佩服得五体投地。
为了不欠百姓的一针一线,李运昌及其所有的八路军们吃得每一顿饭,李运昌都如实写下了欠条。
抗战胜利后,李运昌曾去找过张翠萍母子,却看见当初收留他们的屋子已经被日本人烧成一片废墟。
看见此情此景的李运昌不免心头一酸,为此事他也难过了大半辈子。
朱海清听完,站了起来,对着李运昌深深鞠了一躬,弯腰的那一刹那,泪水顺势滴落在了地板上。
原来,自己的父亲母亲是如此的伟大!#历史#
在阅读此文之后,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更多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与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