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权的影响力有多大?1942年牺牲后,毛主席立下一规矩,沿袭至今都没人改。[凝视

小史善始善终 2025-11-28 11:50:57

左权的影响力有多大?1942年牺牲后,毛主席立下一规矩,沿袭至今都没人改。[凝视] 左权将军的牺牲震动全国,毛泽东亲自决定,将他的牺牲地辽县更名为左权县,并特别指示“左权县要永远保留下去”。 这一决定在当时具有特殊意义中共七届二中全会已明确规定不以人名作地名,但左权县因百姓两次万人请愿而被保留下来,成为极少数以烈士命名的县份。 左权的军事才能确实卓越,他是黄埔一期生,后又赴苏联伏龙芝军事学院深造,1930年回国后,立即受到毛泽东的重视。 在第一次反围剿中,他创造的盘式打圈子战术使部队能灵活穿插,既避开敌人锋芒又能精准反击。 毛泽东曾称赞他是两杆子都行的难得人才,在策划宁都起义时,毛泽东点名要左权作为中央军委代表之一。 左权三次潜入敌军营地,最终成功将一万七千多国民党军改编为红五军团,这次行动消除了中央苏区内的最后一个国民党据点,展现了他在军事和政治上的双重才能。 西安事变期间,杨虎城特意要求中共派军事专家协助城防,毛泽东首先想到的就是左权,因为国民党将领多为黄埔出身,对这位留苏学长十分敬重。 左权到西安后,迅速与对方达成共识,制定了周密的城防部署方案。 1939年,左权与刘志兰结婚,次年女儿左太北出生。然而战事紧张,女儿刚满三个月就被送往延安。 分离的21个月里,左权写了11封家书,字里行间满是牵挂太北那小家伙怕冷,上次下雨刮风,她手冰凉还不吃奶,现在好些没,这些家书直到42年后才由母亲交到左太北手中。 1942年5月25日,日军三万人对太行根据地实施铁壁合围,左权主动留下掩护,在十字岭指挥最后一批人员突围时英勇牺牲。 消息传出,辽县百姓集体请愿,上万签名要求将辽县更名为左权县,尽管1949年后有规定不得以人名命名地名,但1958年当左权县面临合并时,百姓再次发起万人请愿,最终保住了这个英雄的名字。 左权县不仅是一个地名,更承载着一位将领从黄埔精英到八路军高层的成长历程。 它记录了他作为军事家的谋略才能,作为父亲的细腻情感,以及最终为国捐躯的壮烈抉择。老百姓两次万人请愿保住的不仅是一个县名,更是对英雄深深的怀念与敬仰。 在左权将军身上,我们看到的不仅是一位杰出军事将领的成长轨迹,更是一个有血有肉的人的真实面貌。 他对女儿的爱,对妻子的牵挂,与他在战场上的英勇无畏形成鲜明对比,却同样真实动人,这种多层次的人格魅力,或许正是他至今仍被人们铭记的原因。 “看完泪目了,左权将军真是文武双全的典范,黄埔+伏龙芝的学历放现在就是双一流学霸,关键还能把理论打成胜仗,这才是真战神!” “三次孤身进敌营策反宁都起义太燃了,这才是真正的‘嘴遁’强者,比火影忍者还厉害,直接让17000国军调转枪口!” “那11封家书破防了,打仗时冷静果断,写家书时温柔细腻,弹片击中头部的瞬间,他最后想到的肯定是延安的女儿吧” “两次万人请愿保县名看哭了,老百姓心里有杆秤,谁真正为他们流血牺牲,他们就记谁一辈子。这种自发纪念比任何纪念碑都珍贵!” “毛主席破例保留左权县名说明一切!‘两杆子都行’的评价太精准,能文能武的将领哪个时代都需要,可惜牺牲得太早了。” 如果穿越回1942年的十字岭,你最想对左权将军说哪句话,或者你觉得,在当代社会传承左权精神最好的方式是什么,欢迎在评论区分享! 信源:红网

0 阅读:51

猜你喜欢

小史善始善终

小史善始善终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