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包式马桶?”福建,一女子去朋友家做客,期间肚子不争气,想要去一趟卫生间,可走进去后,却发现上不出来了,因为朋友家的马桶和她见过的不太一样,是个没有冲水功能的干式马桶,任凭朋友怎么说,女子都觉得接受不了 谁能想到去朋友家吃顿饭,最后能卡在“上厕所”这步走不动道儿?福建有位女士最近就遇上了这么一桩又尴尬又好笑的事儿。 这位女士周末去朋友家做客,本来俩人坐在沙发上聊得热热闹闹,零食水果摆了一桌子,结果她突然肚子一阵发紧,跟朋友打了声招呼就急急忙忙往卫生间跑。 可推开门的瞬间她就停住脚,眼前的马桶跟她平时见的完全不是一回事:没有圆圆的水箱挂在后面,侧面也找不到熟悉的冲水按钮,整个马桶看起来“光秃秃”的,连一点点能放水的痕迹都没有。 她站在卫生间门口盯着这个陌生的东西研究了好一会儿,手都不知道往哪儿放,最后只能喊朋友过来问问这到底怎么用。 朋友笑着走过来解释,说这叫“干式马桶”,是特意装的环保款式,不用一滴水就能解决问题,清理起来也特别简单,女士心里还是犯嘀咕:连冲水都没有,这能干净吗? 为了让她放下心,朋友还特意跑回客厅拿了几个苹果,走到马桶旁边把苹果扔进去,按了一下马桶边缘一个不起眼的小机关。 看着果核被马桶内部的结构“处理”掉,女士不仅没松口气,反而觉得更别扭,说什么都不愿意尝试用这个马桶,最后硬是憋到跟朋友告别,一路赶回家才解决问题。 这事被发到网上之后,不少网友都跟着讨论起来: 有人说:“这个设计挺好的啊,防溅还不堵,比老马桶省心多了,环保也是真的。” 也有人直截了当:“心理那关真的过不去,让我用这个还不如站在那儿干等着,实在接受不了。” 其实这件事也让我们看清一个挺简单的道理:我们平时习惯的生活方式,就像一个藏在心里的“安全框”,比如上完厕所要冲水、喝水要找带盖子的杯子,这些小事都是让我们觉得“安心”的依据。 突然冒出来一个打破这个框的新东西,哪怕别人说它再好、再有用,我们第一反应往往不是认可,而是先觉得“不对劲”。 而且环保这件事,不是所有新方法都能一下子被所有人接受,不是东西不够好,只是大家需要一点时间去适应陌生的方式。 那么你们怎么看待这件事呢?欢迎在评论区说说你们的看法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