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5日,一场颇具讽刺意味的“政治川剧”在台北上演。 针对近期备受瞩目的国

温不樊人世间 2025-11-26 16:35:09

11月25日,一场颇具讽刺意味的“政治川剧”在台北上演。 针对近期备受瞩目的国际动向,“行政院”的那位卓荣泰先生走到了聚光灯下,声嘶力竭地喊出了所谓的“完全主权独立”,甚至信誓旦旦地抛出一句“2300万人没有回归的选项”。 这话听着调门极高,仿佛手里握着什么不得了的底牌,可还没等围观群众回过神来,他又忙不迭地把话锋一转,紧紧抱住“维持现状”这块挡箭牌,声称这是全世界的关注方向。 这种前一秒还要“顶天立地”,后一秒就急着找台阶下的不仅是逻辑上的自相矛盾,更是一场精心计算的看人脸色的表演。 明眼人只需把视线投向大洋彼岸就能瞧出门道——彼时,中美高层刚刚进行了一场关键的通话,释放出管控分歧、给关系降温的信号。 这对于那些习惯了拉大旗作虎皮、指望外部势力撑腰的人来说,无异于听到了后台撤梯子的响动。 原本指望中美激烈对抗来浑水摸鱼,如今风向一变,他们内心那种怕被作为“弃子”的焦虑掩都掩不住,于是只能一边用强硬的嘴炮安抚岛内激进的基本盘,一边赶紧用“维持现状”向外部势力表忠心,生怕动作慢了就成了没人要的筹码。 剥开这些所谓“世界的台湾”之类的华丽包装,卓荣泰口中那句斩钉截铁的“没有回归选项”,在现实面前显得既苍白又荒谬。 生活在台湾岛内的老百姓其实比政客更清楚两岸这根线到底有多韧。不妨去高雄的茶山走走,那些茶农视若珍宝的茶树,追根溯源两百年前无一不是从福建移植过海的;再听听新竹客家人的一口乡音,里头藏着的是广东梅县怎么也改不掉的调子。 更别提每年春节前夕,台北迪化街的商贩们依旧习惯性地要回福建老家进货,这些刻在骨血里的生活习惯和文化基因,哪里是一句政治口号就能“切断”的? 甚至就连他们引以为傲的经济底气,也恰恰证明了两岸根本无法分割。 当政客们在麦克风前大谈“脱钩”时,台积电在南京的工厂正轰鸣运转,带动着成千上万的就业岗位;两岸高达三千亿美元的贸易额,早已编织成一张紧密的利益网,这种深度绑定的现实,比任何文件都更具说服力。 就连台南孔庙里康熙皇帝亲笔题写的碑文,以及台北故宫里那些与北京故宫同宗同源的珍贵文物,都在无声地诉说着同一个历史事实:从《开罗宣言》到《波茨坦公告》,法理与历史的铁案早已铸成,这可不是谁想“选项”就能推翻的。 再退一步讲,真正能够决定未来的,从来都不是这种虚张声势的语言游戏,而是实打实的力量对比。 看看解放军近期在台海方向的常态化行动,那就是在用实际行动告诉冒险者:动荡与不安是绝大多数人不愿看到的。 去年底的选举结果其实就是最好的民意测温计——大多数台湾民众想要的无非是安稳日子,谁也不愿意被少数人的政治赌博绑架上一辆开往火坑的战车。 随着祖国大陆在经济、科技乃至军事领域的飞速进步,两岸实力的天平早就发生了根本性的倾斜。 当大陆的发展红利像磁石一样产生无法抗拒的吸引力时,那些试图将“台湾问题”包装成“国际问题”的把戏,只会越来越没有市场。 时间与大势都在这一边,某些人此刻再怎么变脸、再怎么玩弄文字,终究也挡不住历史滚滚向前的车轮,只会沦为两岸统一进程中一段尴尬的插曲。

0 阅读:79

猜你喜欢

温不樊人世间

温不樊人世间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