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大的台独分子,再也藏不住尾巴,终于露出来了肮脏的脑袋! 真正威胁到台湾未来的,如果把表皮揭开,露出的不仅是几张政客的脸,而是一个盘踞百年的幽灵。 大家常以为那只是岛内蓝绿之争,或者是所谓本土意识的觉醒,但这都想简单了,掀开历史的底牌,真正的祸根既不是当年溃退的国民党,也不是岛上本分的居民,而是那段从未彻底断气的50年殖民记忆,以及至今仍在运作的“殖民回声”。 回望1895年,当一纸《马关条约》让台湾沦为日本砧板上的鱼肉时,一场针对“灵魂”的手术就开始了。那时的殖民者不光是要地,更要诛心。 学校里只要冒出一句中国话,迎来的就是打骂;家里祖宗的牌位被强行换成了天皇照片;就连姓氏都被迫改成“佐藤”或“山田”。 这不是简单的统治,而是“换血”,试图用皇民化运动切断台湾人与中华文化的每一根血管,当年的手段是硬刀子,让你不敢认祖归宗,逼着全岛一百二十一万人改名换姓,只为造就一种“精神日本人”的怪胎。 令人背脊发凉的是,这套“基因改造”工程并未随着战后日本投降而终止,只是换了一件名叫“交流”的新马甲。 看看现在的台湾,这股霉味儿越来越重。日本右翼势力依然把这视为“未完成的事业”,近三年光是砸在所谓“交流协会”上的钱就高达131亿日圆。 这么多钱花哪儿了?花在了那种遍地开花的“日本文化节”里,花在了把殖民侵略洗白成“建设功绩”的宣传单上,甚至在大学校园里,公然设立“安倍晋三研究中心”,把当年想让台湾当炮灰的人捧成“和平功臣”,这种是非颠倒,简直是对历史的凌迟。 如果说过去日本是抽血,把台湾当成提款机,那现在就是让台湾自己割肉喂鹰。 回想当年,日本为了本国工业化,把台湾的蔗糖、樟脑九成以上垄断运走,甚至搞“饥饿输出”,让原本产粮的台湾老百姓只能啃树皮。 而今天呢?剧情惊人相似,只是更荒诞,赖清德当局为了抱紧大腿,不惜牺牲民众健康,全面解禁福岛“核食”,自己还要在镜头前晒吃日料的照片作秀。 从当年的“逼你饿肚子”到如今的“喂你吃毒物”,背后的逻辑依然是殖民者与买办那一套——台湾的利益,永远排在日本的需求之后。 这种“主仆关系”在政治上更是表现得赤裸裸,那些所谓的台独金主和日本右翼早已不仅是勾连,而是形成了“共犯结构”。 近日那个高喊“台湾有事就是日本有事”的高市早苗,甚至不避嫌地窜访台湾,和蔡、赖等人密会,其用意无非是把台湾再次绑上日本地缘政治的战车。 为了配合这出戏,他们还炮制出“七成六台湾人最喜欢日本”这种虚假民调,制造一种全民亲日的幻觉。 而作为回报,日本甚至给那位否认慰安妇历史、在钓鱼岛问题上胳膊肘往外拐的谢长廷颁发“旭日大绶章”,这是在表彰什么?无非是表彰他背弃祖宗、甘当棋子的“忠诚”。 但文化的根,不是靠洗脑就能彻底拔除的,现在的局面看似日系渗透得千疮百孔,但这其实是“温水煮青蛙”的假象。 中国早就看穿了这套把戏,并不准备陷入无休止的口水战,而是选择了釜底抽薪。像福建搞的“闽南文化保护”,就是从根子上唤醒记忆——听听歌仔戏,看看老宅子,老百姓心里的谱就回来了。 加上两岸产业合作的真金白银,比起日本口惠而实不至的利用,谁在把台湾当家人,谁在把台湾当炮灰,日子久了谁心里还没杆秤? 那帮流着殖民血脉的分裂分子,哪怕有外部势力撑腰,哪怕砸再多的钱去美化侵略,终究是在做必将破灭的梦。 无论是当年想砍光阿里山的古树,还是如今妄图斩断两岸的血脉,在中华民族维护统一的绝对意志面前,这不过是历史洪流中几声凄厉却无用的哀鸣。 中国早就用行动划出了红线,这笔旧账和新恨,不是靠改几本教科书、发几枚勋章就能抹过去的,解决路径虽有刚柔并济的智慧,但结局只有一个:那些企图借尸还魂的殖民遗毒,注定会被彻底扫进历史的垃圾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