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不是坑人嘛!”11月山东菏泽,男子返乡创业,花3000多万拍下了一家工厂,本

笑蓝说 2025-11-26 13:49:25

“这不是坑人嘛!”11月山东菏泽,男子返乡创业,花3000多万拍下了一家工厂,本想着接手后好好发展一下,结果付了钱却发现都是问题,评估报告显示设备都是好的,可走近一看才发现都成了废铁,工厂里还藏了20吨浓硫酸,处理费用那是相当高..   2025年山东菏泽工厂车间里,退休老职工突然扑上前,死死拽住拆罐工人的工具:“不能拆!里面有 20 吨浓硫酸!”   这话让刚付完 3163 万的关成浑身一凉,他盯着眼前锈迹斑斑的罐子,手里的评估报告簌簌发抖。   报告上明明写着 “设备报废无隐患”,可现在不仅藏着危险品,连生产线都成了一折就断的废铁。   他返乡创业的梦,刚开门就碎成了满地玻璃碴,还带着看不见的尖刺。   时间往回推半个月,关成坐在办公室里,反复翻看山东中惠评估公司的报告。   报告厚得像本书,连厂区角落老槐树的估值都写得清清楚楚,总价值喊到 4104 万。   “连破碗都算进去了,核心设备肯定没问题。” 副总王伟的话,说出了他的心思。   那时他还没意识到,这些 “详尽细节” 不是专业,而是精心织好的网,就等他往里跳。   他交了 300 万保证金,满心期待着接手工厂,圆自己建设家乡的梦。   其实交易前,王伟曾提出要去厂区实地核查,却被挡在了门外。   破产管理人只允许他们在围墙外绕圈,租户守在门口,连厂区大门都不让靠近。   隔着铁栅栏,只能看见堆得老高的杂物,核心设备全被帆布盖得严严实实。   “看不到实物,总不能不信专业机构吧?” 关成咬着牙,还是签了付款协议。   现在想来,那时的 “遮遮掩掩”,全是为了掩盖工厂里的烂摊子。   付款当天,陶城律师事务所的人催得格外急。   他们没带关成去看工厂,反而拉着他在厂区外签交接协议,嘴里不停说 “早签早进场”。   关成当时没多想,只觉得对方 “高效”,直到大门打开,才明白这份急切背后的猫腻。   最先映入眼帘的是喷涂线,零件拆得七零八落,连电机都锈成了废铁疙瘩。   他让工人试开冷水机,一通电就冒出黑烟,线路脆得像晒干的草绳。   更让他崩溃的还在后面。   清理车间时,除了 20 吨浓硫酸,水槽里还积着数百吨酸性废水,处理费得花上百万。   他绕到钢结构车间,抬头就看见承重柱弯得像被踩过的筷子,一问才知曾烧过一整天大火。   消防车扑了通宵都没灭,现在修复成本比新建厂房还高,可报告里只字未提。   关成蹲在地上,看着满地狼藉,才懂什么叫 “买了个烫手山芋”,还带着毒。   他第一时间找破产管理人,电话拨了十几次,不是无人接听就是匆匆挂断。   找到法院,工作人员却冷冰冰地说:“这是自主拍卖,不在司法管辖范围。”   后来财政部门核查,确认评估报告存在问题,也责令了整改,可损失已经无法挽回。   3163 万的真金白银,换来了一厂废铁和满肚子的委屈,没人出来承担责任。   哪怕他是有经验的企业家,在信息不对称的黑箱里,也只能任人摆布。   现在的工厂,还晾在原地没人管。   20 吨浓硫酸等着处理,破旧设备堆得像小山,钢结构车间随时可能塌下来。   关成每天都会去厂区转一圈,看着眼前的烂摊子,眼睛里的光一点点暗下去。   他后悔当初没坚持要看到实物,后悔轻信了那些 “完美细节”,更后悔自己太急着圆创业梦。   可后悔没用,坑已经踩了,他能做的,只有尽量不让别人再掉进同样的陷阱。   如今关成还在为维权奔波,哪怕希望渺茫,也没放弃。   他把自己的经历告诉身边想创业的人,反复强调 “一定要看实物,别信纸面报告”。   有人说他傻,花了钱还到处 “揭自己的短”,可他觉得值 —— 能帮一个人避坑,就不算白亏。   菏泽的风每天都吹过空荡荡的工厂,像是在提醒所有人:创业没有捷径。   踏实核查,亲眼所见,才是对自己的钱、自己的梦最基本的负责,别让 “抄底” 变成 “抄坑”。     信源:3000多万拍下山东一破产企业后,发现“百万设备”实为废铁,20吨浓硫酸成“定时炸弹” 2025-11-24 16:41·山西经济日报

0 阅读:0
笑蓝说

笑蓝说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