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武器开始杀疯了,乌克兰军队用不知从哪个黑市上搞到的中国产飞弩6防空导弹击落了俄罗斯的KH101隐身巡航导弹。前几天,苏丹刚用中国的FK2000击落了俄制伊尔76运输机。之前中国装备给全世界网民留下的共同印象是没有经过实战。今年经过歼10等中式武器的教育,大家开始觉得中国武器看着还不错,但是人没经过实战。 以前大家总说中国武器没经过实战检验,这话放在以前可能还有人信,现在再这么说就是老黄历了,得彻底改改看法。 就说乌克兰那事儿,乌军确实用飞弩 6 打下了俄罗斯的 KH101 巡航导弹,这导弹还是从黑市弄来的,说明不管通过啥渠道,这武器到手就能用,真能顶事儿。 再看苏丹那边更热闹,快速支援部队用 FK2000 把伊尔 76 运输机给打下来了,那可是刚买的新机,花了 1200 万美元,才飞了不到六周就被揍下来了,现场残骸里导弹零件清清楚楚标着中国造的特征,想赖都赖不掉。 而且这还不是 FK2000 第一次立功,之前早就打下过土耳其的无人机,什么察打一体的、武装的,碰上它都得成靶子。 最让人提气的还是歼 10CE,今年这战绩直接把质疑声给堵死了,巴基斯坦飞行员开着它跟印度战机干,27 分钟就打下 6 架,自己一架没损失,连法国号称最强的阵风战机都被干下来了,这可不是吹的,国防部都回应确认了这事。 以前总有人说中国武器看着花哨,实战不行,现在歼 10 用 6:0 的战果证明,不光看着不错,打起来更厉害。 这战机雷达看得远,导弹飞得准,就算被电子干扰也能精准命中目标,性能是真过硬。 不过得说清楚,这些武器不是中国直接卖给战区的,就像苏丹的 FK2000,是阿联酋先从中国买的,后来转交给快速支援部队,还绕了乍得这么个弯子。 中国军售一直有规矩,不随便往冲突地区卖武器,但架不住有些国家买了之后转手送人,武器一旦卖出去,后续流向确实不好完全控制。 可反过来想,不管经过多少手,到了战场上能立刻形成战斗力,还能打下这么多硬目标,这不正好说明中国武器设计得实在,操作不复杂,维护也方便,随便换拨人用都能玩得转吗? 以前大家觉得中国武器没实战经验,主要是因为咱们自己不爱张扬,而且中国军队几十年没打过仗,武器没机会在咱们自己人手里见真章。 但这几年不一样了,越来越多国家买咱们的武器,真刀真枪的战场上一用,效果立刻就显出来了。 你看歼 10CE 打完仗之后,埃及直接把原定买阵风的订单换成歼 10 了,还追加了教练机,印尼也暂停买阵风,专门评估咱们的战机,这就是用实力说话。FK2000 在苏丹打完运输机,现在好多非洲、中东国家都盯着想买,这就是实战打出的名气。 还有人说 “武器不错但人没经过实战”,这话也站不住脚,且不说买咱们武器的国家,像巴基斯坦飞行员,开着歼 10 打出这么好的战绩,那也是跟咱们的训练体系、技术支持分不开的。 中国卖武器不光卖硬件,还帮着建维护厂、培训人员,连整套作战方案都给人弄好,这可不是简单卖个东西就完事的。 而且咱们的武器设计之初就考虑了各种实战场景,不是闭门造车瞎琢磨,就说 FK2000,本来就是为野战防空设计的,机动性强,能快速设伏,正好适合苏丹那种战场环境,这都是吃透了现代战争特点才造出来的。 现在再回头看,那些说中国武器 “没实战” 的老眼光真该更新了,从飞弩 6 击落巡航导弹,到 FK2000 揍下运输机,再到歼 10CE 空战封神,这一件件事摆在这里,都是实打实的战绩。 中国武器早就不是以前那种 “性价比高但性能一般” 的印象了,现在是既便宜又好用,关键时刻还能扛大梁。 而且咱们卖武器从不附加政治条件,不像有些国家卖武器还得逼着人家签一堆不平等条款,这也是越来越多国家愿意买中国武器的原因。 说到底,实战是检验武器最好的试金石,以前没机会证明,现在机会来了,中国武器就用战绩说话。 以后谁再敢说中国武器没经过实战,直接把歼 10 的 6:0、FK2000 的击落记录甩给他看就行,事实就在这儿,不服都不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