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有没有发现,以前和日本有冲突的时候,国人都会自发抵制日货,这次冲突比历次都严

张南游丝熊 2025-11-25 18:50:13

大家有没有发现,以前和日本有冲突的时候,国人都会自发抵制日货,这次冲突比历次都严重却没有人喊抵制日货了,不是不想抵制,是实在没有什么好抵制的了。  中日关系在2025年深秋遭遇严峻考验,日本首相高市早苗于11月7日在众议院预算委员会答询中,将台湾问题与日本“存亡危机事态”挂钩,公开暗示自卫队可能介入台海事务。这一言论直接违背中日四个政治文件的核心原则,触碰中国核心利益底线。高市早苗上任仅一个月,便在国会公开表态,性质恶劣,迅速引发北京强烈反弹。外交部发言人毛宁多次强调,此举严重干涉中国内政,破坏战后国际秩序基础。中国驻日使馆和驻大阪总领馆官员紧急约见日方,提出严正抗议,要求立即撤回错误言论。高市早苗虽表示未来表述将更谨慎,但拒绝收回原话,进一步加剧紧张氛围。这一事件并非孤立,而是日本右翼势力长期积累的产物,高市作为安倍晋三政治继承人,其涉台立场一脉相承,却在首相身份下越界,暴露日本战略焦虑与国内政治压力交织的现实。 风波迅速从双边层面扩展至国际舞台。11月18日,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傅聪在第80届联合国大会审议安理会改革时,直言日本近期作为使其无资格成为常任理事国,强调日方言论违背《联合国宪章》和第2758号决议精神。联合国秘书长新闻发言人迪雅里克回应,重申联合国对台湾问题的官方立场未变,所有会员国须尊重宪章原则。傅聪随后致函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阐明中方立场:若日方武力介入台海,将构成侵略,中方将行使自卫权。这番交锋让中日对抗从国会席位移至全球视野,日本外务省亚洲大洋洲局局长金井正彰紧急访华,与中方司长刘劲松会谈,试图澄清“立场未变”,但中方重申必须深刻反省。国际社会反应分化,美国联邦参议院外交委员会主席吉姆·里施批评中方反应“过度”,而泰国“一带一路”经济与教育发展研究院院长唐隆功·吴森提兰谷谴责高市言论违背国际准则,破坏中日关系基础。韩国进步党等民间团体在日本驻韩大使馆外抗议,称高市表态威胁东亚和平。这些多边博弈凸显高市言论的破坏力,不仅考验中日互信,更牵动地区稳定格局。 有趣的是,这次冲突中,中国民间抵制日货的呼声出奇平静,与以往形成鲜明对比。回顾历史,1919年五四运动中,北京街头焚烧日货堆成小山,民众高呼“不买不卖日货”,直接导致日本对华输出额锐减,推动本土工业短暂兴起。2012年钓鱼岛争端时,日系车销量暴跌四成,丰田、本田等企业库存积压,商场日货专柜门可罗雀。那时,日本产品在中国市场占有率高企,家电、汽车等领域几乎垄断,民众有足够空间表达不满。可到2025年,社交平台上虽热议高市言论,评论区却多为理性分析,一位网友晒出购物清单:小米电视、格力空调、比亚迪汽车,全是本土品牌,获赞数十万。超市电器区,日系货架空荡荡,海尔变频机型热销。野村综合研究所数据显示,日系车在中国市场份额从高峰30%降至11.2%,新能源转型滞后,被比亚迪、蔚来甩开。家电领域,海尔全球份额超松下,格力空调出口东南亚。这不是民众不愿抵制,而是市场已悄然洗牌,国货替代日货成为日常选择,抵制日货的“痛点”不复存在。 这一转变源于中国经济实力的深层跃升。过去,日本在高端制造和医疗设备上垄断全球,中国医院内窥镜室依赖奥林巴斯、富士胶片,份额超70%。如今,开立医疗HD-650系列搭载4K技术和AI诊断,国内市场份额达13.28%,澳华内镜AQ-400实现3D成像,快速进入三级医院。中标数据显示,本土企业兼容性提升,维修响应缩短至24小时,打破垄断局面。工业领域更显突破,数控系统曾被发那科、三菱电机把控52%份额,华中数控如今应用于航空航天,科德五轴联动机床摘得“工业母机”桂冠。刀具市场,欧科亿、华锐精密性能对标日系,性价比高,前三季度日本数控刀片进口占比降12个百分点。这些进步不是一蹴而就,而是二十年产业升级积累的结果,中国从“被动防御”转向“主动超越”,供应链自主化率超80%。这种“无货可抵”现象,折射出经济自信与战略定力,民众更注重长远利益,而非一时宣泄。 展望未来,中日关系需回归战略互惠轨道。高市言论虽未完全平息,但11月下旬党内会议中,日方听取意见,表述趋谨慎。中方措施转为观察,文旅提醒缓和。贸易数据亮眼,2024年中日贸易总额3083亿美元,中国对日进口1562.5亿美元,显示经济韧性。鸠山由纪夫等温和派呼吁纠偏,国际社会敦促克制。两国一衣带水,互为重要邻邦,推动稳定发展符合共同利益。中国经济从跟跑到领跑,国货崛起不仅是市场选择,更是国家实力的硬核证明。

0 阅读:0
张南游丝熊

张南游丝熊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