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可能会成为美国历史上最倒霉的总统,不是因为他做错了什么,也不是因为他没本事

顾议史实 2025-11-25 14:16:08

特朗普可能会成为美国历史上最倒霉的总统,不是因为他做错了什么,也不是因为他没本事,而是他偏偏在这个特殊的时刻当上了美国总统   特朗普上台后,最先动手的就是中东,他急着恢复与沙特的“特殊关系”,一口气推动千亿美元级别的军售协议,想继续绑住沙特的石油出口,用老办法稳住石油美元体系,但沙特的算盘早就不是那一套了。   2025年,沙特对外石油贸易中,人民币结算比例首次超过30%,而且还在继续上升,除了中国,沙特还在和印度、俄罗斯等国洽谈本币结算机制。   对沙特来说,现在更看重的是多元化、平衡外交,而不是再被美元捆绑。   这就是特朗普的尴尬之处,他想用冷战思维修补霸权秩序,但现在的世界,连沙特这样的传统盟友也在主动“去美国化”。   中东不再是美国单方面操控的棋盘,特朗普想用旧地图找路,结果却发现,这条路早就不通了。   而在金融层面,美联储加息收割全球流动性这一招,但现在看来这一招也失去了往日的威力,新兴经济体吸取了教训,纷纷通过本币结算、外汇储备多元化等手段降低对美元的依赖。   全球金融秩序正在从美元独大,过渡到多元平衡。   特朗普的外交方式,说白了就是“谁听话给谁好处,谁不听话就打压”,这套做法在20年前还能吓住一票国家,现在却越来越不灵了。   欧洲就是典型的例子,2025年初,特朗普对欧盟多种商品加征50%的关税,理由是“保护美国制造业”。   但欧洲没再像过去那样被动挨打,而是迅速调整战略,加速与亚洲国家的经贸合作,尤其是和中国的关系更紧密。   德国和法国,正在推动与中国在新能源、数字技术、环境治理等领域的深度合作,2025年上半年,中欧在气候技术领域签署了一揽子合作协定,涉及绿色氢能、智能电网、碳中和标准等多个层面。   欧洲已经不再只是美国的“跟班”,而是越来越有自己的主张和节奏。   再看亚洲,RCEP的推动不仅让东南亚国家抱团取暖,也让日韩更有动力深耕区域一体化,2024年RCEP区域内部贸易同比增长7%,其中东盟内部贸易增长尤为明显。   整个亚太区域正在形成一个“去美国化”的经济生态圈,美国在这个圈子里,已经越来越边缘化。   这些趋势说明,特朗普想继续用“领导者”的角色调动世界,结果却发现,盟友们一个个都在“退群”,另起炉灶。   他的强硬政策,不但没能让美国“再次伟大”,反而让美国在全球关系中越走越孤立。   特朗普最擅长的就是“动手快、说话狠”,可他的这些“快刀斩乱麻”的做法,放在今天的国际格局下,却变成了“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拿贸易政策来说,他对欧盟加税,对中国保持敌意,还对墨西哥、加拿大时不时发难,短期看,美国制造业似乎得到了些“保护”,但中长期看,进口价格上涨、供应链不稳定、通胀飙升,全都砸在了美国普通消费者的头上。   美国消费者物价指数上涨了很大一截,但核心通胀仍处高位,民众对物价上涨怨声载道,特朗普在国内的民意支持率也因此开始下滑。   更严重的是,美国的信用评级也开始动摇,理由是财政赤字高企、政治风险加剧和债务上限问题反复出现。   这是对特朗普经济政策的一个明确警告:单边主义的后果,是连自己的信用都保不住。   特朗普想象中的“强硬美国”,在现实中却变成了“孤立美国”,他想用硬政策恢复美国的全球主导地位,结果却是盟友远离、经济承压、信誉受损,连美国自己都开始买单。   回到问题的根本,特朗普真的是一个无能的总统吗?未必,他有政治号召力,有清晰的执政风格,也有一定的操作手腕,但他的问题在于,他回来的这个时代,不再适合他那一套玩法。   过去,美国确实靠军事、金融、科技的集中优势推动了全球化进程,同时也构建了自己的霸权体系。   但随着中国、印度、东盟、非洲国家的快速崛起,全球力量正在重新分布,新兴国家要求更多话语权,国际规则也在向“平等合作”靠拢。   换句话说,这不是特朗普一个人的失败,而是一个旧秩序的终结。   他努力想挽回美国失去的权力,却赶上了全球权力结构重塑的关键时期,他从历史中走出来,却没能及时走进现实。   特朗普的命运,其实是一场时代剧的缩影,他没有输给拜登,也没有输给中国,更不是输给欧盟,而是输给了这个不断变化的世界。   他是那个想要重建旧帝国的人,却在世界走向多极化的节点上,被现实牵绊,他有想法、有手腕、有执行力,但就是晚来了十年。   这个时代,不再是一个人说了算的时代,未来的国际秩序,将不是谁更有拳头,而是谁更懂合作,特朗普或许能赢下大选,但他赢不了这个世界的潮流。

0 阅读:50
顾议史实

顾议史实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