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职三只松鼠必改“鼠名”?别拿文化当幌子糟践人 入职上班改名字不算新鲜事,可三只松鼠让员工全叫“鼠某某”,这事听着就透着不对劲,好好的人咋就非得挂个“鼠”前缀干活? 11月24号三只松鼠工作人员回应,说这是企业内部文化,带“鼠”字显亲切还贴品牌,还强调不是强制,不同意也没后果,这话听着就没多少诚意。 咱中国人打小就认“行不更名坐不改姓”,“鼠”在咱传统文化里本就不是啥正面词,就算有米老鼠撑场面,也改不了大众心里的固有印象,听着就膈应。 更让人不舒服的是,“鼠”字放前头跟改人姓氏没啥区别,本来姓氏是长辈传下来的念想,这么一弄既不尊重人,搁舆论里也站不住脚,纯属没事找事。 而且松鼠和鼠根本不是一回事,企业想着贴品牌,咋就不能用“松鼠”前缀,偏挑个容易遭误会的“鼠”,明摆着没琢磨员工的感受,光顾着自己的小算盘。 这花名文化早年间外资企业也玩过,翠花叫玛丽、铁壮叫爱迪生,折腾一阵就没人提了,现在反倒有企业跟风,又是古籍角色又是水果蔬菜,净整些虚头巴脑的。 说白了企业推花名,就是想让员工丢了本名当螺丝钉,不少人干到离职,连同事真名都不知道,断了私下交情,只能一门心思围着工作转,全是算计。 三只松鼠因“鼠”闹纠纷也不是头一回,之前有消费者退货,收件人默认“退货鼠”,人家觉得被阴阳,可见大家对这所谓的“鼠文化”接受度压根不高。 网友调侃员工“你我皆鼠辈”,看着是玩笑,实则是冒犯,企业只顾着搞品牌特色,把员工架在尴尬位置上,压根没考虑他们在外人眼里的处境。 律师都提过,花名容易给员工维权添麻烦,真要是劳资起纠纷,连本名都没公开用,举证都费劲,企业这操作明摆着藏着小心思,没安好心。 企业想搞文化没问题,但得兼顾个人感受和社会观感,别单方面瞎折腾,真要是没猫腻,犯不着让员工隐姓埋名,用花名遮遮掩掩的。 要是实在想搞花名文化,不如选正向又体面的称呼,既不丢品牌特色,也尊重员工,别拿冒犯当创新,不然文化没搞成,反倒砸了自己的口碑。 企业文化该暖人不是坑人,不尊重员工的文化,再花哨也撑不起企业的底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