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对中国释放重要信号,这是想要抢日本人的生意? 就在11月22日,印度媒体放出消息,说官方早在今年7月就发了指令,要全面恢复给中国公民发旅游签证,而早在今年1月,中印副外长级对话就已经敲定恢复直航航班,现在算是把人员往来的另一道关卡也打开了。 要说这时机选得也真够巧的,正好赶上日本旅游业有点“自顾不暇”。前段时间高市早苗那番不当言论一出来,中国游客赴日的热情明显降温。 南方都市报刚出的数据显示,11月中旬赴日航班客座率环比下滑了12.3个百分点,旅客量也降了10.8%。中国可是日本最大的客源国,今年前9个月就有748.7万中国游客去日本,占了外国游客总量的四分之一,这么一算,游客减少直接让日本少赚不少钱。 而这边日本还没缓过劲来,印度就递上了橄榄枝,这不就是明摆着说“日本不欢迎,来我们这儿啊”? 其实从外交角度看,和印度搞好关系确实没毛病,毕竟朋友多了路好走。但话又说回来,印度想招揽中国游客,还得先把自己的“基本功”练扎实。 别的不说,安全问题就绕不开。印度国家犯罪记录局的数据显示,2023年全国记录在案的强奸案就有31516起,平均每天超86起,美国、英国这些国家都常年提醒公民赴印要提高警惕,尤其让女性别单独出行。 除了安全,基础设施也跟不上趟,新德里机场T3航站楼连中文服务都没有,孟买的火车站电子屏只有印地语和英语,中国游客去了连路牌都看不懂。更让人不舒服的是,不少景点还搞“双标”收费,外国游客掏的钱是本地人三倍,这谁能乐意? 看看印度驻华大使馆微博下面的评论就知道,中国网友大多不买账,“谁敢去啊”“给钱都不去”的声音占了多数。有业内人士说得实在,不把卫生条件和安全保障提上去,印度旅游业想要搞大就是在异想天开。 印度要是真有诚意,与其急着喊话跟日本抢生意,不如先踏踏实实改善旅游环境,把中文标识、移动支付、安全巡逻这些细节做到位。不然就算签证放开,游客们怕是也只敢远观,不敢亲身试水。 毕竟出门旅游图的是开心和安全,谁也不想花钱买糟心不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