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糖与饮水量有关?研究发现:血糖稳定的人,每天喝水在这个量 门诊有个五十多岁的

疾冰预防说 2025-11-25 10:51:09

血糖与饮水量有关?研究发现:血糖稳定的人,每天喝水在这个量 门诊有个五十多岁的阿姨,控制血糖已经两年,一直吃药配合饮食,但血糖总是忽高忽低,她自己也说不出啥原因。 医生一边问她吃得怎么样,一边翻她的血糖记录。她说饭也不多吃,药也没落下,就是控制不理想。医生盯着她半天才问了句:“你平时水喝够吗?”她愣了一下,说自己不渴就不喝水,有时候一天下来连五百毫升都喝不到。医生听完直摇头,说这就是问题所在。 很多人控制血糖只盯着吃啥、吃多少,忽略了水这个最基本的东西。其实水对血糖有很大影响。身体血糖升高时需要排出多余葡萄糖,靠的是肾脏通过尿液代谢,而这个过程离不开充足的水分。 水喝得不够,血糖代谢就变慢,葡萄糖在血液里停留的时间更久,波动也就更明显。特别是空腹血糖偏高的人,往往跟脱水状态有关。 研究上也早就发现了这个联系。有一项涉及三千多人的调查显示,每天喝水超过一千五百毫升的人群中,患糖尿病的风险明显低于那些每天水摄入不到一千毫升的人。 而且在已确诊糖尿病的患者中,每天饮水量维持在一千五百到两千毫升之间的人,血糖控制更稳定,药物用量也更少。 水不是万能的,但它是调节血糖的底层工具。身体代谢所有东西都要靠水参与,特别是血液里的葡萄糖,需要通过细胞摄取、水溶运输、尿液排出这一整套过程来调节。 如果水不够,血液浓度上升,渗透压变高,胰岛素的敏感性也会下降,等于就是让身体更难处理多余的糖。 很多人还以为喝水会冲淡胃液,饭前不敢喝,饭后也怕胀气,一天下来喝水的时间就被挤没了。有的人渴了也忍着,尤其是怕上厕所的老年人,为了不跑厕所干脆不喝水。这种做法其实是在给身体制造负担。越不喝水,代谢越慢,肾脏压力越大,血糖越不好控制。 医生都建议,把喝水当作日常管理的一部分,而不是等渴了才补救。特别是糖尿病人,不能凭口渴来判断身体需水量。有些人口干、尿多、乏力,本以为是血糖高的表现,其实有一部分是轻度脱水。喝够水,很多这些症状能缓解不少。 当然也不能一下喝太多。有些人听说水有用,一下子灌下两大瓶,这也不合适。水得少量多次地喝,让身体有时间吸收。 最简单的做法就是早上起床一杯水,三餐之间喝三次,每次两三百毫升,加起来就差不多接近两千了。不需要非得精准计算,但心里有个大概的量,别让身体一直处在缺水状态。 还有人问是不是喝茶、喝汤、喝粥也算水。理论上液体都算,但白开水是最基础、最稳定的选择。汤和粥往往含有钠和油脂,喝多了反而对代谢不利,茶水有利尿作用,不能完全替代水。所以医生一般还是推荐以白开水为主。 有个老年人常年血糖控制得不好,换了几种药都没太大改善。医生最后让他调整饮水量,从每天五百升提升到一千五百以上。 三个月后血糖变稳了不少,原本饭后飙升的情况也少了。他说自己从没想过,喝水这事会影响到血糖,但现在是真的信了。 血糖稳定靠的是一整套习惯,吃得对、动得好、睡得稳、情绪平和,每一块都少不了。但水这件事,是很多人最容易忽略的。 喝水不花钱、不难做到,也没副作用,却能帮身体完成最基础的代谢运转。等血糖高了、药吃多了才想到要调整饮水,反而慢了。 不是喝水能降糖,而是喝水让身体能更顺利地处理多余的糖。这个道理简单但重要。特别是对那些刚刚血糖升高、还没吃药的人群,更应该从喝水这件小事做起。 每天喝够一千五百毫升左右的水,不是一句口号,而是血糖稳定最不起眼但最重要的底层支撑。真正把身体养顺了,很多数字自然就稳了。别让一口水的事被忽略了,它能做的,远比想象中多得多。

0 阅读:224
疾冰预防说

疾冰预防说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