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克文:“当前中美战况主线,其实是:美国捅中国外贸,中国捅美国股市。中国经济靠生

天天纪闻 2025-11-24 17:17:49

卢克文:“当前中美战况主线,其实是:美国捅中国外贸,中国捅美国股市。中国经济靠生产,美国经济靠金融。两国都在打对方要害。中国是二战后,唯一一个,敢这样直接打美国要害的国家。”   先说说美国怎么“捅”中国外贸的。这些年美国喊着“脱钩断链”,关税加了一轮又一轮,还动不动就搞技术封锁,说白了就是想卡死中国的出口命脉。可他们忘了,中国出口的不是些可有可无的小玩意儿,全是电子、机械、纺织这些实打实的制造业硬货。   2024年中美贸易额6883亿美元,中国对美出口5247亿,虽说占总出口的14.7%,只排第三(东盟、欧盟在前头),但这些货美国想找替代品?门儿都没有。   就拿老百姓最熟悉的东西说,美国超市里的婴儿车、雨伞、玩具,几乎全是“中国制造”,连运动员用的羽毛球、乒乓球拍都得靠中国供应。   更关键的是高端制造,美国进口的锂电池八成来自中国,天然石墨和永磁铁的依赖度接近80%,这些都是新能源汽车、半导体的核心材料,短期根本找不到替代来源。   反观中国从美国买的,大多是大豆、能源这些大宗商品,实在不行换别家买,余地大得多。   2017年中国从美国买的大豆占三成,2024年已经跌到两成,巴西成了最大卖家,这就是咱们的底气。 高盛早就算过这笔账:美国对中国进口的依赖度,比中国对美国的依赖度高多了。   关税加来加去,最后买单的还是美国企业和消费者。2024年有数据显示,美国从中国进口的智能手机、电脑这些高附加值商品,占比还跟2017年一样没降,就算有些货改从越南进口,拆开一看,核心零件还是中国产的。   等于说美国费了半天劲,只是多付了层“转口费”,根本没摆脱对中国产业链的依赖。   中国也不是光挨打不还手,反手就往美国金融的软肋上敲。美国经济靠金融撑着,股市、美元信用就是命根子,可这两年中国的操作,恰恰是在动摇这些根基。   最明显的就是货币战场的变化:各国都在搞本币互换、建新支付体系,美元的“霸权地位”没那么稳了,人民币顺势扛了大旗。   2024年咱们人民币跨境结算量直接干到了64.1万亿元,比前一年涨了22.5%,全球166个国家和地区都在用人民币做生意。SWIFT数据显示,人民币已经是全球第四大支付货币、第三大贸易融资货币,连外资企业用人民币结算的比例都从68%涨到了77%。   这背后不是咱们硬推,是各国都看明白了:把鸡蛋全放在美元篮子里太危险。2024年美国国债遭恐慌性抛售,收益率飙升,以前全球危机时大家都抢美债避险,那次却没人买账,这就是美元信用在松动。   更狠的是“去美元化”的抱团行动。金砖国家搞起了自己的支付系统,用本国货币交易,还打算用区块链技术,直接绕开SWIFT。中国跟毛里求斯签了20亿元的本币互换协议,跟其他国家的类似合作也越来越多。   这些动作看着慢,其实是在挖美元霸权的墙脚。要知道,全球80%的贸易以前都用美元结算,现在这个比例正在一点点降,美国能不急吗? 可能有人会说,人民币现在的支付占比才4.2%,跟美元的49%没法比。   但要知道,这是在美元垄断几十年的情况下拼出来的成绩。更关键的是,中国手里有“硬通货”——制造业产能和关键矿产。美国12种关键矿产100%依赖进口,稀土、镓这些半导体材料几乎全靠中国,2025年中国限制中重稀土出口,直接卡了美国F-35战机的生产线。   手里有实在的货,人民币才有被信任的底气,这跟美国光靠印钱、发债的玩法根本不一样。 这场博弈的本质,是实业经济和金融泡沫的对抗。   美国想靠贸易战搞垮中国的生产端,却忘了自己的金融端更脆弱;中国看似在防守外贸,实则在瓦解美元的根基。   2024年中国对美贸易占比降到11.2%,创下入世以来新低,这就是最好的证明——咱们早就不是非美国市场不可了,可美国还离不开中国的产业链和关键材料。 不过也得清醒:美国肯定不会甘心。   他们可能还会搞关税升级、技术封锁,甚至在金融市场搞小动作。但中国的优势在于“虚实结合”:既有制造业的硬底子,又在金融战场稳步推进。   人民币国际化不是一蹴而就,进口替代也在加速——芯片、科学仪器这些以前卡脖子的领域,现在市场空间超万亿,政策也在大力扶持。 说到底,这场较量拼的不是一时的涨跌,是耐力和根基。美国的金融霸权靠的是历史惯性,中国的实业根基靠的是几十年的积累。   卢克文说中国是二战后唯一敢打美国要害的国家,这话没夸张——因为咱们打的不是嘴仗,是靠实打实的生产能力和货币布局,一点点改变游戏规则。   未来几年,外贸的拉锯和金融的暗战还会继续,但只要中国守住实业基本盘,把人民币的“朋友圈”做大,这场博弈的主动权只会越来越向咱们这边倾斜。

0 阅读:312
天天纪闻

天天纪闻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