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7年,胡琏离世时留下一张罕见镜头,照片里他静卧在木棺中,面容平静,作为黄埔

代柔阅览过去 2025-11-24 13:48:49

1977年,胡琏离世时留下一张罕见镜头,照片里他静卧在木棺中,面容平静,作为黄埔四期步兵科走出的学员,他的一辈子像被命运推着走,有人说他是抗日名将,也有人对他评价很低,终究在这一年画上了句点。 一说起胡琏,爱好历史的人多半会念叨一句他命是真硬,战火里闯了半辈子,好几次挨着死神边都能险险脱身,可鲜少有人知晓,他晚年日子,压根没有旁人想的风光顺遂,反倒满是落寞与纠结。 晚年的他瞧着国民党内部的乱象,心底那份期待慢慢凉了半截,对国民党未来的迷茫与失望,像块石头似的压得他喘不过气。 更让人憋闷的是,他后来屡屡被排挤到权力边缘,昔日受倚重的风光渐渐消散,成了可有可无的角色,这种从核心跌落到外围的落差,让他心里满是拧巴的矛盾。 他打心底念着蒋介石的“知遇之恩”,始终守着那份“旧臣”的忠诚,可面对蒋经国上台后的政策偏向,看着资源全往亲信那边倾斜,对老臣却冷待疏离,心里又藏不住满心不满,偏又没法直白言说,只能把委屈憋在肚子里。 满心苦闷没处排解,胡琏索性转头扎进了历史典籍里,68岁高龄还特意去台大历史研究所旁听,研究宋史、研近代史。 他这辈子最放不下的,还有远在陕西的故土,乡愁像根细针,时不时扎着他的心。1976年端午节全家团聚吃粽子时,他趁着儿孙在侧,特意让孙子拿来纸笔,亲手画下老家的村落地图,一笔一划标清门牌号,拉着孩子反复叮嘱,说自己怕是回不去了,往后他们一定要替自己踏上故土看看。 可这份归乡心愿,终究没能熬过两岸相隔的岁月,1977年他突发心脏病离世,到最后也没再踏上故土半步,这般遗憾落幕,想想实在让人唏嘘。

0 阅读:28

猜你喜欢

代柔阅览过去

代柔阅览过去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