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我们错过了一次最好的教训日本的机会——那就是去年七月份日本军舰“凉月号”擅闯我领海时。当时,我海军舰艇编队在浙江省外海演习,日本军舰为了获取我军舰相关演习参数,不顾我们的一再警告,闯进我演习区域,进入我领海12海里线内航行达20分钟之久! 这艘编号DD-117的驱逐舰,在那二十分钟里,并非偶然闯入。 它将舰上精密的电子侦察设备调至最大功率,贪婪捕捉着我方演习的雷达波与通信信号,仿佛一头潜伏的间谍,试图将中国海军的战术参数尽收囊中。 “凉月号”这个名字,本身就是一段沾满血腥的历史注脚。 它并非新生的代号,而是直接承袭自二战时期旧日本海军的一艘驱逐舰——那艘老“凉月号”曾作为侵略工具,在太平洋战场上犯下累累罪行,舰艏的浪花里裹挟着被侵略国家人民的血泪。 如今,日本海上自卫队将这个沉睡的军国主义符号重新唤醒,安在新锐战舰的舰桥上,其用意昭然若揭:试探周边国家对其历史修正主义的容忍底线。 事后,东京方面抛出的解释荒唐得令人齿冷。 “电子导航系统突发故障”“船员操作出现偏差”——这种连小学生都难以信服的借口,被包装成官方声明公之于众。 要知道,“凉月号”搭载的是日本最先进的相控阵雷达与GPS、AIS双模导航系统,定位精度可达米级,即便是在复杂海况下也能精准航行,所谓“失误”不过是精心编织的谎言,本质上是对中国领土主权的公然蔑视。 这艘排水量六千吨的战舰,绝非普通的侦察平台。 舰艏的大口径主炮昂首待发;舰体中部的垂直发射系统如同蜂巢,塞满了防空、反潜、反舰等各类导弹——十八般武艺样样俱全,活脱脱一台移动的海上战争机器。 尤其阴险的是它的电子侦察系统,能同时锁定两百多个不同频率的无线电信号,对我方军事通信与雷达系统的信号特征如同饿狼扑食般敏感。 常年部署在距离中国最近的佐世保海军基地,它就像一根抵在东海门户的毒刺,时刻觊觎着中国海疆的一举一动。 “凉月号”的嚣张,离不开背后那只“美国黑手”的撑腰。 近年来,美日军事同盟越绑越紧,从修订《日美防卫合作指针》到频繁举行联合军演,从将中国列为“主要威胁”到在亚太构建所谓“对华包围圈”,两国在东海的动作早已不是秘密。 这艘战舰搜集的情报,会第一时间通过加密数据链同步给美军第七舰队——它的每一次挑衅,都是美日联手遏制中国发展战略的具体实施。 回想去年七月的那次对峙,实在令人扼腕。 当时,我方演习舰艇就在现场,占据着天时地利人和的绝对优势。 如果能果断开启电子干扰,让“凉月号”的侦察设备瞬间变成“聋子”“瞎子”;或者依据国际法,直接派遣海警船登舰检查,将其非法窃取情报的证据抓个正着——这些本可以成为震慑日本军国主义复苏的有力武器。 日本海上自卫队向来有“欺软怕硬”的痼疾。 当年苏联海军在北方四岛海域耀武扬威时,他们连一句抗议都不敢说;如今见中国保持克制,反而将客气当福气,得寸进尺,把我方的和平善意曲解为软弱可欺。 正是那次“手下留情”,换来了日本变本加厉的试探:“尼米兹”级核动力航母频频在东海晃悠,日本更是将反舰导弹部署到了距离台湾岛仅百余公里的西南诸岛——这些动作,无一不是对中国核心利益的步步紧逼。 东海从来不是日本的后花园,更不是它复活军国主义的试验场。 历史的教训早已证明,对侵略者的纵容就是对和平的犯罪。 下一次,如果再有任何外国军舰敢在中国领海撒野,等待它的绝不会是“警告”与“克制”,而必将是雷霆万钧的反制——让所有觊觎者都明白:中国的领海主权,一寸也不能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