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中国不能大量进口俄罗斯客机,从而取代空客和波音?主要原因是俄系客机在市场上

掘密探索 2025-11-24 11:50:16

为什么中国不能大量进口俄罗斯客机,从而取代空客和波音?主要原因是俄系客机在市场上没有竞争力,客机需要非常高的安全性、燃油经济性、乘坐舒适性、这都不是俄罗斯的强项,苏俄机械产品一直都是比较粗糙,且电子产品长期落后西方,没有西方机械产品的精致。 坐飞机,大家最关心的就是安全,哪怕飞机上有个小毛病,都可能出大乱子,苏联解体后,俄罗斯也搞了些新客机,像SSJ100、MC - 21啥的,可安全记录不太行。   2012年,一架SSJ100在印尼坠毁了,机上45个人全没了,调查发现是航电系统出问题了;2019年,又有一架SSJ100在莫斯科紧急迫降,还起了火,41个人死了。   这些事儿说明,俄罗斯客机在防出错设计、系统备份这些方面有短板。   再看看空客A320neo和波音737MAX,虽说之前也因为设计问题闹过争议,但人家靠全球飞了几亿小时的数据,一直在改进,安全体系更成熟,中国民航局对飞机适航认证要求特别严,俄罗斯客机想达标,太难了。 航空公司开飞机,油钱可是大头,占运营成本的30%多呢,省油就是省钱啊,俄罗斯客机在这方面可不行,就说SSJ100用的SaM146发动机,每小时油耗比空客A320neo的LEAP发动机高15%。   要是按一年飞3000小时算,一架飞机一年光油钱就得多花一百多万。   更麻烦的是,俄制发动机维修间隔比西方发动机短三分之一,老得检修,不光多花钱,飞机还老得歇着,出勤率就低了,航空公司都想着多飞多赚钱,俄罗斯客机这么不省心,谁愿意买。 现在大家坐飞机,可不只是想着能到地方就行,还得坐得舒服,俄罗斯客机在这方面就有点跟不上趟了,以前图 - 154客舱里噪音大得要命,能有90分贝,乘客说话都得扯着嗓子喊;MC - 21虽说改进了点,但客舱宽度、座椅间距还是比不上空客A320。   再看看咱们中国的C919,从座椅间距到行李架设计,都跟国际标准看齐,还给中东市场专门设计了更宽敞的商务舱,这种顺着市场需求来设计,俄罗斯客机可差远了。 中国不选俄罗斯客机,还有个重要原因,就是得自己搞大飞机,现在C919已经拿到一千多架订单了,2025年一年能造50到75架,东航、国航这些航空公司的C919航线都从北京、上海、广州往全国铺开了。   这款“中国造”的客机,在安全、舒服这些方面都跟空客、波音比着来,还通过“主制造商 - 供应商”的模式,带着国内五百多家企业形成了一条完整的产业链。   要是这时候买俄罗斯客机,不光会影响国产飞机的市场,还可能让中国民航工业又走上“用市场换技术”的老路。 中国不大量买俄罗斯客机,可不是看不上人家或者脑子一热就决定的,这是根据市场规律和国家战略好好琢磨出来的,民航业是个特别商业化的行业,安全、省钱、舒服,这三样缺一不可,俄罗斯客机在这些方面还没赶上国际主流水平。 更重要的是,中国已经走出了一条自己搞大飞机的路,C919起来了,打破了波音和空客两家垄断的局面,也让全世界看到,核心技术靠买、靠要可不行,只有自己搞创新,才能在天上飞出咱自己的尊严。   以后随着CR929宽体客机研发推进,中国民航工业肯定能更上一层楼,俄罗斯客机要是想在中国市场分一杯羹,得先问问自己:在安全、省钱、舒服这些方面都达标了,还能比别人强吗?

0 阅读:8

猜你喜欢

掘密探索

掘密探索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