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人为什么不愿意住在北海道上?   咱都知道,中国东北的鹅毛大雪在北方人眼里够

阿智通鉴 2025-11-24 11:34:18

日本人为什么不愿意住在北海道上?   咱都知道,中国东北的鹅毛大雪在北方人眼里够厉害的了,可这放日本北海道,真就只能算“小打小闹”。寒冬腊月里,北海道的气温能硬生生跌到零下二十度,有些地方一冬的积雪能堆到两米多,比成年人还高,铁路公交说停就停,出门买个菜都得深一脚浅一脚扒开雪路。   对当地人来说,除雪不是偶尔的家务,而是长达半年的“必修课”,尤其是偏远村镇,年轻人少,老年人只能顶着寒风铲雪,稍不留神就可能摔出伤病。这种极端气候对生活的磨蚀,可不是看雪景的浪漫能抵消的。   光天气折腾人还不够,过日子得有营生,可北海道的饭碗早就没那么稳了。曾经靠煤矿撑起一片天的夕张市,最热闹时住着十二万人,可随着矿井关闭,人口一路跌到只剩六千多,市政府都曾被逼到财政破产的地步。林业也曾是支柱产业,如今也渐渐萧条,不少伐木场荒废成了无人区。   就算是渔业这种招牌产业,也得看海外市场的脸色,前两年就因为出口受阻,产地价格和订单一起崩塌,不少渔民只能转行。年轻人在本地找份稳定工作难如登天,要么挤去苫小牧那样的工业城市抢岗位,要么干脆离开北海道,奔着东京、大阪的机会去。   就算留得住人,日子也未必舒心,基础设施的短板太显眼了。北海道地盘比本州岛的东北、关东、中部三个地区加起来还大,可人口还不到东京的一半,地广人稀的地方根本养不起完善的公共服务。除了札幌这样的中心城市,很多小镇的医院只有一两台老旧设备,遇到急病得冒着大雪往市区送,耽误得起吗?   学校也一样,学生越来越少,不少乡村小学被迫合并,孩子上学得坐一小时以上的班车。政府也想过办法,移居就送土地、给奖金,甚至组织相亲活动帮年轻人成家,可这些福利终究填不上资源短缺的坑,没人愿意为了一块地赌上后半辈子的生活质量。   更头疼的是观光业带来的虚火。这些年北海道靠着雪景和温泉吸引了全世界的游客,可热闹是游客的,当地人反倒受了不少罪。旺季时交通堵得水泄不通,物价跟着飞涨,垃圾也堆得满地都是,所谓的“观光公害”越来越明显。政府打算收住宿税补贴基建,可这笔钱能不能真正用到实处还是未知数。更关键的是,观光业太看季节脸色,冬天人挤人,夏天就冷清下来,没法给当地人提供稳定的收入,反而让不少商铺变成了“半年开张半年歇业”的摆设,年轻人更不愿把精力投在这里。   最要命的是人口的恶性循环。年轻人一波波走,留下的大多是老人,北海道的老龄化程度比日本平均水平还高。劳动力不够,农牧业没人种、没人养,工厂招不到工人,基础设施维护都成了难题;公共服务跟不上,又更难吸引年轻人来,久而久之就成了死循环。就像夕张市,即便后来债务减了不少,人口还是止不住地跌,空荡荡的街道上只剩废弃的房屋,连便利店都难以为继。   对比本州岛的都市圈,北海道的劣势就更突出了。东京、大阪有密集的地铁、顶尖的医院、遍地的工作机会,就算生活成本高,年轻人也愿意挤进去拼一把。而北海道呢,冬天的严寒、单一的产业、薄弱的基建,再加上人口流失的颓势,就算政府喊破嗓子鼓励移居,也很难让人动心思。毕竟过日子不是看风景,得有实实在在的便利和希望,而这些,恰恰是北海道目前最缺的。

0 阅读:71
阿智通鉴

阿智通鉴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