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眉山和浙江绍兴的两片甘蔗地突然在网上火了起来,原因特别有意思老板们搞了个“自助偷甘蔗”的活动,结果引来了成千上万的游客,把农场挤得水泄不通,连老板自己都直呼“真没招了”。 先说说四川眉山的情况。一位农户在自家甘蔗地里搞了个“9.9元体验偷甘蔗”的活动,规则挺简单:你进地里“偷”甘蔗,要是没被“抓到”,就付9块9一根;要是被“抓到”了,就付15块9一根。老板还特意雇了几个村民当“追捕者”,牵着狗,拿着手电筒,在甘蔗地里追着游客跑,场面特别热闹。结果这活动一传开,游客们蜂拥而至,每天晚上都有上千人涌进农场,把甘蔗地摘得光秃秃的。老板本来想着24小时营业,还免费提供烧烤啤酒,结果累得每天只睡一两个小时,最后实在撑不住了,只好宣布收2.99元的入场费,还说要跟相关部门商量再涨价。 再来说说浙江绍兴的王勇龙,他的玩法更“佛系”。他在甘蔗地边立了块牌子,上面写着:“自助偷甘蔗,19点到5点,18元一根,甘蔗随便吃。”旁边放着收款码和削皮刀,连人都不守着,全靠游客自觉付款。王勇龙说:“大家想付钱就付,不想付也能拿甘蔗走。”结果呢?20多天里,1000多根甘蔗被“偷”得一根不剩,王勇龙反而赚了3万多元,还有人主动多付钱。有游客说:“自己砍的甘蔗就是比水果店买的甜,打着手电筒在地里砍,太有趣了!”还有人带着孩子来,让孩子体验了一把“偷甘蔗”的童年乐趣。 这两个活动为啥能火?说白了,就是抓住了都市人的“怀旧心理”和“解压需求”。现在的人,天天上班、带娃,压力山大,特别怀念小时候在田间地头撒欢的日子。这两个老板聪明就聪明在,把“偷甘蔗”这种童年“坏事”变成了一种被允许的集体游戏,让大家在黑暗里举着手电筒,一边跑一边笑,仿佛回到了无忧无虑的小时候。而且,这种“自助”模式还特别信任游客,没有监控,没有收银员,全靠自觉,反而激发了大家的诚信,没人真的偷东西,反而都愿意为这份信任买单。 不过,火归火,问题也跟着来了。四川的老板被游客挤得快崩溃,绍兴的老板虽然赚了钱,但也担心明年甘蔗不够“偷”。这两个案例也给乡村旅游提了个醒:不用搞什么高大上的项目,只要抓住城里人的情感需求,用点小创意,把农产品变成体验,把农田变成游乐场,就能让乡村焕发新活力。毕竟,大家要的不是多贵的甘蔗,而是那份久违的快乐和温暖。 来源:白鹿视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