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任了才敢说真话。 美国前驻华大使尼古拉斯·伯恩斯,结束三年任期回到美国之后,在采访中直言不讳:特朗普总统犯了一个根本性错误——他低估了中国,更用关税大棒错打了人。 本来大家以为,加关税可以让中国产业服软,让美国制造业和就业机会能重新站起来。可实际操作下来,不管是手机还是电视,就连最平常的小家电,价格涨得让消费者直皱眉。 很多美国企业本来就利润薄,加上原材料和零件变贵,生意更加不好做了。美国经济没得到想要的振兴,反而被这些政策掏了底。 GDP缩水只是开始,连带波及到就业和市场信心。伯恩斯讲得很直白,这些损失都实实在在体现在美国自己的账本上。 特朗普对中国的关税大幅提升,好像一时间要“震住”中国。可中国并不像外界想的那么被动,反倒摸清了应对之道。 面对美国的硬碰硬,中国不再只靠美国市场,而是快速拉近了和东盟等周边国家的关系,让区域合作成了新的增长点。 继续应对贸易高压,中国还用世界贸易组织的规则作反击,出炉出口管制,让美国一些依赖中国产品的企业开始手足无措。调转方向后,中国的经济稳定得比想象中要好,反倒是美国反制的空间越来越有限。 其实,大家都以为美国拉上欧洲、日本、韩国这些伙伴,联合起来对付中国会有压倒性的优势。但令人意外的是,特朗普一刀切地提关税,盟友本该是左膀右臂,结果纷纷对美国起了芥蒂。 盟友开始质疑,美国到底是不是值得信任的搭档,合作开始脱节。这种局面下,美国本来可以用的资源和支撑被消耗掉不少,对中国的影响力明显打了折扣。 外界总觉得中国还只是模仿追赶,难以跟上美国脚步。但伯恩斯提醒,美方现在要重新认识中国的实际水平,别再用过去的老套框架来看中国。 人工智能、新能源、量子计算等领域,中国不少地方已经开始领跑。这时候再想单靠贸易手段压制中国,反而会逼着对方更努力搞自主创新。 美国想靠关税让对手让步,没想到先让自己付出了不小的代价,而且还把盟友推远,丢了团队作战的机会。中国则用调整市场和战略合作稳住了阵脚,没有按照美国的设想落入陷阱。 历史上的贸易冲突其实早有教训,对盟友下狠手,反而容易让对手找到突破口。现在看美中关系,不是简单靠数字和关税就能改变的局面。 伯恩斯的话,不只是对特朗普政策的批评,更像是在提醒美国拿出长远的眼光,别再小看对方,也别用伤敌一千自损八百的方式做决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