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岁程序员打游戏捡个老婆,20天就闪婚,这运气真不是吹的。 25岁程序员小林天天被爸妈催婚,他性格内向不善言辞,只能靠打游戏打发时间。谁能想到,游戏里加了个叫“赛西施”的菜鸟奶妈,聊着聊着居然聊出了终身大事。 小林在互联网公司做后端开发,天天泡在代码里,朝九晚五必五,加班到深夜是常态,工位抽屉里常年囤着泡面和咖啡,下班回出租屋往沙发上一瘫,连说话的力气都没,更别说社交找对象。爸妈催婚催得紧,每周视频必提“隔壁小王孩子都两岁了”“过年给你排了三场相亲”,去年过年回家相亲,对方问他爱好,他憋半天说“敲代码、打游戏”,场面尬到能抠出三室一厅,之后更怕了相亲,只能躲在游戏里躲清净。他打游戏不爱组队,那天匹配到“赛西施”,看对方是奶妈却总奶不上队友,技能放得乱七八糟,队友骂她菜,小林心软,私发消息教她走位、卡技能时间,没想到这一教,就聊出了交集。 “赛西施”本名小冉,是社区医院的护士,倒班作息和小林的加班节奏莫名合拍,他深夜改bug,她夜班守病房,两人没事就唠两句,从游戏聊到生活。小林说加班到凌晨,啃冷泡面垫肚子,小冉隔天就找他要地址,寄了箱自热粥,叮嘱他“再忙也得吃口热的,泡面伤胃”;小冉说夜班遇到难缠的患者,委屈得慌,小林不会说漂亮话,就搜些搞笑段子发她,还教她用简单的表格整理患者记录,省点手写字的功夫。内向的人向来慢热,可遇到能聊到一块儿的人,话反而多了起来,小林会说自己写的代码被夸了,藏着点小得意;小冉会说自己帮老人挂号,对方道了好几声谢,语气里全是满足,两人没聊过啥轰轰烈烈的话题,全是柴米油盐的细碎,却比刻意找的话题更暖。 聊到第十天,两人都提了句“被家里催婚催得头疼”,小林随口说“要是能遇到个不嫌弃我宅、聊得来的,直接结婚也挺好”,小冉回了句“我也这么想,比起处好几年最后不合拍,不如找个三观对得上的踏实过日子”。这话像个小火星,点燃了两人心里的念头,小林犹豫了两天,鼓起勇气说“要不,咱们见个面?”,没成想小冉一口答应,见面地点约在商场的奶茶店,小林特意提前半小时到,紧张得反复捋头发,见小冉推门进来,扎着低马尾,穿简单的卫衣牛仔裤,笑起来眼睛弯成月牙,和线上说话的温和劲儿一模一样,瞬间就不慌了。 见面没聊虚的,全是实打实的事儿,家里情况、工作节奏、生活习惯,聊到爱吃的菜,两人居然都偏爱清淡口,都不喜欢凑饭局、赶热闹,连周末想宅家待着的想法都契合。临走时小林没绕弯子,认真说“我觉得跟你相处挺舒服的,要不,咱们试试结婚?”,他以为会被拒绝,毕竟才认识十天,没成想小冉沉默几秒,点头说“我看你挺靠谱的,做事细心,说话也实在,我愿意试试”。之后十天,两人见了三次面,每次小林都记得小冉不吃香菜,点外卖特意备注,小冉也会留意小林的鞋脏了,默默带了鞋油给他,20天头上,两人拿着户口本去了民政局,领证那天没拍隆重的婚纱照,就拍了张红底照,小林笑出了褶子,小冉靠在他旁边,眼里满是踏实。 消息传到网上,不少人吐槽“20天闪婚太冲动,纯属赌运气”,身边朋友也劝小林慎重,“连对方睡觉打不打呼噜都不知道,万一过不到一块儿咋办?”,爸妈一开始也反对,怕儿子被骗,直到见了小冉,看她帮着做家务,倒班回来还给小林煮养胃汤,才慢慢放心。小林没反驳网友的质疑,只是用日子说话,婚后他尽量少加班,下班就往家赶,学着做饭,把小冉的倒班表记在手机备忘录里,到点留灯、热饭;小冉知道小林怕吵,倒班回来轻手轻脚,把他堆在书桌的代码书整理整齐,把抽屉里的泡面全换成了杂粮和坚果。两人没因为闪婚闹过矛盾,遇到不一样的想法就好好说,比如小林想攒钱买房,小冉全力支持,自己减少不必要的开销;小冉想养只猫,小林特意查了过敏注意事项,确认没问题后接了只流浪猫回家,日子过得平淡却满是烟火气。 其实大家怕闪婚,无非是怕“了解不够深,后期出问题”,可感情这事儿,从来不是用时间长短衡量的。有的人为了结婚而结婚,相处三年五年,依旧摸不透对方的心思,婚后鸡飞狗跳;有的人心意相通,短短几十天,却能摸清彼此的脾气,懂得互相迁就。小林和小冉的闪婚,看着运气好,实则藏着彼此的真诚——不敷衍聊天,不隐瞒想法,留意对方的小细节,愿意为了对方调整自己,这份用心,比“相处多年”更能撑得起日子。比起纠结“认识多久才该结婚”,不如看彼此是否三观契合、是否愿意真心相待,毕竟婚姻的核心是踏实过日子,不是熬时间。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happy
[赞][赞][赞]
刘锐旭
这肚子都显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