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来韩国人脑子要比日本人清醒得多!韩国专家认为,在中国近海,不要说日本,美国也不是中国的对手!就算美国出动所有的军事力量,将11艘航空母舰全部开到台湾海峡,也会被中国单方面击败! 美国海军那11艘核动力航母,以前可是“海上无敌”的代名词,可到了2025年的西太平洋,这“无敌”的招牌快被中国反舰导弹给砸了。 韩国首尔大学的金荣敏教授说,中国东风-21D、东风-26B这些反舰弹道导弹,打中目标的概率比2020年高多了,射程能覆盖第一岛链到第二岛链,速度超过10马赫,还能拐弯飞,美国航母的防空系统根本拦不住。 要是美国航母跑到中国东南沿海几百公里内,就等于进了“死亡圈”,中国的导弹能像下雨一样砸过去,航母上的飞机起飞都可能被中国的高超音速反舰导弹打下来。 2025年夏天,美国“福特号”航母战斗群在西太平洋演习,结果被中国的导弹系统“模拟锁定”了好几次,还模拟了“饱和攻击”。 美国战略与国际问题研究中心(CSIS)的报告都承认,单艘航母在这种攻击下,根本扛不住,可能还没开打就受伤了。 打仗不光看武器厉不厉害,还得看谁能造得多、造得快,中国海军“下饺子”的速度,正在改写亚太的军事平衡,2025年,中国第三艘航母福建号服役了,它的电磁弹射技术让飞机起飞效率提高了40%,成本还只有美国福特级的一半。 同时,中国新一代的万吨级驱逐舰055B、两栖攻击舰076型,一艘接一艘下水,一年造的主战舰艇比美国、日本、韩国加起来还多。 再看看美国,航母维护时间越来越长,新舰交付老是推迟,2025年,美国只有“福特号”和“里根号”能完全准备好打仗,其他“尼米兹级”航母平均服役都超过35年了,设备老得不行。 更惨的是,美国造船厂缺工人,供应链也出问题,新一代“肯尼迪号”航母和弗吉尼亚级核潜艇的交付时间一拖再拖,而中国的高超音速导弹生产线24小时不停,原材料自己就能生产90%以上,打起仗来能一直造。 打仗的代价,可不止是军事上的,韩国智库的报告说,东亚这些国家,经济上离不开中国,韩国半导体、汽车、精密机械出口,三分之一都靠中国。 日本贸易也有22%和中国有关,要是美国真打起来,不光军事成本高得吓人,全球供应链都得断,亚太这些国家自己也得遭殃。 美国的盟友也不靠谱,2025年,印度公开说中印的事别让第三方插手,澳大利亚和中国的贸易额创新高,菲律宾因为怕打仗经济衰退,直接中立了。 美国以前那些“包围圈”都快散了,而中国通过“一带一路”和贸易协定,和周边国家关系越来越好,形成了一种“经济上的平衡”,谁要是敢随便打仗,代价都承受不起。 韩国专家说的这些,与其说是分析中美军力,不如说是提醒大家别冲动,现在的战争,早就不是比谁拳头硬了,而是比谁的体系厉害、谁的成本低。 中国在家门口搞的“反介入/区域拒止”体系,让美国航母成了“移动靶子”,还用造东西的能力和经济关系,筑起了一道“看不见的防线”。 但咱得明白,打仗真没好处,就算中国在家门口能赢,打起来亚太甚至全世界都得遭殃,韩国专家的话,其实是在喊大家冷静点,美国别老想着当老大,中国得继续走和平发展的路,有啥矛盾坐下来谈,别用导弹和航母解决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