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媒有句话说得挺直接,若中国卷入战事,或面临多国联手施压,但唯有以绝对实力让挑衅

古今知夏 2025-11-22 09:34:11

俄媒有句话说得挺直接,若中国卷入战事,或面临多国联手施压,但唯有以绝对实力让挑衅者付出惨痛代价,才能彻底平息纷争,赢得真正的尊重与持久和平。 南海的浪涛里早就飘着火药味了,2024 年春夏那阵子,四国军舰凑在这儿搞联合军演,美国带着日澳菲,把军舰摆得密密麻麻秀武力。 菲律宾仗着背后有人撑着,越来越嚣张,拿着日本送的海岸雷达,在鲎藤礁附近频频找茬,嘴上喊着 “护渔”,实际干的全是破坏稳定的事儿。 可他们忘了,自家军舰的吨位连中国海警船都比不上,忘了南海自古就是中国的领海,有实打实的历史证据。忘了挑衅的下场,从来都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日本在这场戏里忙得脚不沾地。又是给菲律宾递武器,又是借军演刷 “大国存在感”,压根忘了自己是二战侵略国,忘了还被美军驻军盯着的底细。 欧洲那些老牌强国更是揣着明白装糊涂。明明跟亚太隔着十万八千里,偏要凑过来瞎掺和,嘴上喊着 “自己做主”,身子却跟着美国的节奏跑。 德国一艘护卫舰绕地球跑了七个月。硬闯台湾海峡想刷存在感,结果全程被中国海军盯得死死的。这场自导自演的 “航行自由”,最后只落得个让人笑话的下场。 意大利的航母战斗群也不远万里赶来凑热闹,带着 F-35B 战机在亚太海域瞎转悠,既想试试装备好不好使,又想在这分一杯地缘政治的羹。 可这些欧洲国家忘了,自家的能源安全离不了中国市场,忘了经贸合作里,中国的分量根本没人能替代。这种又想占便宜又想使坏的投机心思,迟早得栽大跟头。 更让人不齿的是欧洲军工企业的嘴脸,2020 到 2024 年,他们的武器出口量暴涨了 155%,法国的 “鲉鱼” 级潜艇、德国的莱茵金属装备,全成了抢手货。 他们一边在公开场合喊着要缓和局势,一边在闭门会议里签下几十亿欧元的军火订单。把地区紧张当成赚钱的商机,早就没了良知。 美国主导的围堵网,更是铺得又大又密。那个 IPEF 供应链协议,明摆着就是要 “踢走中国”,硬生生想把中国从印太产业链的核心里挤出去。 日本、澳大利亚跟着鞍前马后,配合产业链转移,韩国则在半导体领域搞封锁,不让技术外流。一边靠着中国市场赚钱续命,一边跟着别人背后捅刀子。 美英澳搞的 AUKUS 三边联盟,操作更是疯狂,砸下 3680 亿澳元搞核潜艇合作。还要一起研发人工智能、量子技术的新型武器。 2024 年他们启动的海上无人机演习,专门针对中国潜艇研发追踪算法。英国 BAE、罗尔斯・罗伊斯这些巨头,个个都想分块蛋糕。 可这个看似牢不可破的 “铁三角”其实就是靠利益凑起来的松散团伙,美国想控制澳英,澳英想蹭技术,矛盾早就埋在心里。 这些国家心里打得精着呢,算准了中国人珍惜和平,五千年文明传下来的 “和而不同”,早就刻进了中国人的骨子里。从郑和下西洋带着礼物友好交往,到现在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 中国从来不会主动惹事,不到万不得已绝不出手,这份坚守是对文明的敬畏,更是对生命的尊重。可到了那些别有用心的国家眼里,反倒成了 “好欺负” 的证据。 他们故意忘了近代中国的屈辱历史,忘了当年列强用坚船利炮打开国门,百姓遭的罪。忘了中国曾经因为实力不够,只能忍气吞声的无奈。 但如今的中国,早就不是当年任人拿捏的羔羊了,经济总量稳稳站在世界第二,科技突破一个接一个。国防力量越来越强,产业链自主可控,底气十足。 当 AUKUS 想用核潜艇封锁海洋。中国的反潜技术和舰艇编队正在快速升级。每一次海上维权,都是对挑衅者最有力的回应。 当 IPEF 想重构产业链围堵我们,中国在新能源、人工智能领域的突破,正在打破垄断,自主创新的脚步,从来不会被封锁吓倒。 俄媒的判断之所以准,是因为看透了世界的本质。所谓的规则秩序,从来都是靠实力说话。你越是退让,挑衅者就越是得寸进尺。 中国的和平,从来不是靠妥协换来的。而是靠实力撑起的理性克制。那些跳得最欢的势力,早晚会明白这个道理。

0 阅读:50

猜你喜欢

古今知夏

古今知夏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