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学历骗子伪造履历,竟成江苏科技大学“首席科学家”,学校回应来了! 高校人

又晴戏游戏人生 2025-11-22 08:45:43

高中学历骗子伪造履历,竟成江苏科技大学“首席科学家”,学校回应来了! 高校人才引进再爆惊天丑闻!2025年9月,一封举报信直接将江苏科技大学推上舆论火山口——该校“国家A类创新人才”、享受丰厚待遇的首席科学家郭某,实际学历仅为高中!靠着精心伪造的履历,他不仅混进高校讲台,还骗取了高额科研经费,行径嚣张到令人发指。 谁能想到,顶着“顶尖人才”光环的郭某,背后全是经不起推敲的谎言。没有名校深造经历,没有核心科研成果,仅凭一套虚假包装,就骗过了高校的层层审核,堂而皇之地坐上“首席科学家”的位置。这波操作不仅让网友直呼“刷新认知”,更让公众对高校人才引进的严谨性打上巨大问号:到底是骗子手段太高明,还是审核流程形同虚设? 事件发酵后,江苏科技大学终于回应,承认在人才引进中“审核把关不严”,对相关人员严肃问责,并承诺加强审核流程。但一句“深感愧疚”显然难以平息舆论怒火——高额科研经费被骗取,学术资源被浪费,真正有才华的科研人员被挤掉机会,而这一切的根源,竟是高校对人才背景的核查流于形式。 学术诚信是科研的生命线,高校更是守护这份底线的核心阵地。可近年来,“简历造假”“学术不端”事件频发:从论文抄袭到履历造假,从“水货博士”混进高校到如今“高中学历变首席科学家”,一次次突破底线的操作,不仅透支了公众对高校的信任,更破坏了学术生态的公平公正。 要知道,科研经费来自纳税人的血汗钱,学术岗位承载着培养人才、推动创新的重任。如此宽松的审核机制,不仅让骗子有机可乘,更寒了真正科研工作者的心。网友尖锐发问:“连学历都查不清,还谈什么科研严谨?”“到底是审核漏洞,还是存在利益输送?” 此次事件绝非个例,它暴露的是部分高校人才引进中“重头衔、轻核查”“重政绩、轻实力”的顽疾。如何堵住审核漏洞,建立更严格的背景核查机制?如何让学术回归本真,杜绝“造假者上位”的乱象?这不仅是江苏科技大学需要反思的问题,更是所有高校乃至整个学术界必须正视的考题。 你认为该如何杜绝高校人才引进中的造假行为?欢迎在评论区留下你的观点,一起为守护学术诚信发声!江苏科大 江苏科技产业园 假院士骗局 江苏高校课题

0 阅读:30

猜你喜欢

又晴戏游戏人生

又晴戏游戏人生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