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讯快讯 印度正式宣布了 11月21日,印度商工部突然宣布对中国聚酯变形纱

老安聊事 2025-11-21 21:16:16

快讯 快讯 印度正式宣布了 11月21日,印度商工部突然宣布对中国聚酯变形纱启动反倾销调查,距其撤销14类化工产品BIS认证仅过去9天,政策反转令人始料未及。 短短9天时间,印度在对华贸易政策上走出了“先松后紧”的迷之操作,任谁看了都得皱皱眉。要知道,BIS认证可是印度市场的“入场券”,14类化工产品刚卸下这层限制,企业还没来得及松口气,聚酯变形纱又被推上反倾销调查的风口,这种反复无常的节奏,实在让产业链上的从业者心里发慌。 聚酯变形纱不是什么小众产品,从日常穿的服装面料,到家纺用品、装饰布料,都离不开它。中国作为全球纺织产业链的重要一环,在聚酯变形纱的生产和出口上一直保持着稳定的供应能力,印度市场对这类产品的需求也相当旺盛。现在突然启动反倾销调查,首当其冲的就是两国的外贸企业——中国出口商可能要面临高额反倾销税的风险,订单稳定性被打乱;印度本土的下游企业,比如服装厂、家纺厂,也可能因为原材料供应波动、价格上涨而承压,最后说不定还得把成本转嫁到消费者身上,形成连锁反应。 更让人在意的是这种政策的“不可预测性”。国际贸易讲究的是稳定和透明,企业做生产计划、签长期订单,都得基于对政策环境的基本判断。9天前刚撤销一批产品的认证限制,释放出些许宽松信号,9天后就对另一类关键产品发起调查,这种“变脸”速度,只会让企业对印度市场的信心打折扣。毕竟,没有哪家企业愿意把精力耗在频繁应对政策变动上,长此以往,可能会迫使一些企业重新评估印度市场的布局,甚至转向其他更稳定的市场,这对印度本土吸引外资、完善产业链,未必是件好事。 而且从国际经贸规则来看,反倾销调查本应基于充分的证据和公正的程序,目的是维护公平竞争,而不是成为贸易保护的工具。如果仅仅是为了短期保护本土产业,就随意动用反倾销手段,不仅容易引发贸易摩擦,还可能破坏全球产业链的协同效应。当下全球经济复苏本就面临不少挑战,各国更需要通过合作畅通贸易渠道,而不是制造壁垒。 印度这波操作背后,或许有保护本土纺织产业的考量,或许有平衡贸易逆差的想法,但政策的反复性带来的负面影响,恐怕会远超短期目标。对于中国企业来说,眼下能做的就是积极应对调查,准备好相关证据,同时也得加快市场多元化布局,降低单一市场波动带来的风险。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0 阅读:94
老安聊事

老安聊事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