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5年,病危中的周恩来向秘书交代了一个隐藏心中40多年的秘密:“请告诉文物局负责人,当年袁世凯‘筹安会六君子’的第一名参加了共产党,是我介绍并直接领导他的。” 1927年,张作霖在北京逮捕共产党人,李大钊落网。杨度获悉后,迅速变卖青岛房产和家中首饰,筹集资金用于营救。他亲自起草请愿书,递交张作霖,请求释放李大钊,还联络各方关系施压。尽管营救失败,李大钊牺牲,杨度继续援助其家属,提供资金安置。李大钊的影响让他更深入接触马克思主义,坚定转向革命道路。 北伐胜利,杨度迁居上海,经章士钊引荐,结识青帮头目杜月笙。杜月笙慕其名声,聘他为顾问,每月支付200大洋,并安排他在法租界花园住宅居住。杨度利用这一职位,频繁出入上层聚会,搜集国民党军政信息。表面上,他以卖字画维持生计,实际开始为共产党提供支持。他加入中国互济会,捐助大量经费,用于救助同志家属。 1928年,杨度帮助转移多名地下工作者,利用杜月笙控制的仓库作为临时藏身处,避免国民党搜捕。他在上海情报网络中发挥作用,通过杜月笙圈子,获取国民党对共产党据点的行动计划。例如,一次获知国民党计划突袭某据点,杨度立即通过秘密渠道上报,组织同志提前撤离,保存力量。他还为同志提供资金,安排假身份文件,协助他们从上海转往其他地区。 经过反复考察,1929年秋,杨度正式申请加入中国共产党。潘汉年担任介绍人,周恩来亲自审核批准。鉴于上海环境险恶,杨度身份高度保密,仅少数人知晓。周恩来建立单线联系,杨度直接向其报告。入党后,杨度继续情报工作。周恩来指导他利用顾问身份,关注国民党高层动态。例如,杨度参加杜月笙宴会,听到国民党对共产党活动的讨论,记录关键细节,如搜查时间和地点,及时传递给组织,避免多次损失。 杨度严格遵守纪律,从不向家人透露身份。他在租界内设立联络点,帮助同志传递文件,一次国民党突击检查前,杨度安排同志伪装成访客,成功脱险。周恩来通过加密方式与他会晤,讨论情报准确性,调整传递路径。杨度还参与掩护行动,利用杜月笙资源,提供车辆和住所。例如,1929年底,一批同志需紧急转移,杨度协调杜月笙手下护送他们出城,绕过国民党关卡。周恩来多次肯定其贡献,强调保密重要性。 1930年,杨度搜集国民党内部文件,报告给周恩来,包括军阀间矛盾细节,帮助组织制定策略。他在家中存放情报资料,伪装成古籍,确保安全。周恩来指示他减少外出,专注分析信息。杨度准备撰写《中国特性》大纲,收集资料,但未完成。周恩来离开上海后,夏衍接替单线联系,杨度继续报告国民党动向,如对租界搜查计划,协助同志避开。 1975年,周恩来病重,召秘书交代:袁世凯筹安会六君子首位杨度,后加入共产党,由周恩来介绍并领导。秘书告知王冶秋,王震惊,此事保密多年,至1978年《人民日报》公布。这段秘密揭示了杨度从帝制支持者到地下工作者的转变路径。 杨度入党后,坚持地下情报活动。周恩来离开上海,组织安排夏衍与他单线联络。杨度利用社会关系,持续搜集国民党情报,报告高层会议内容,帮助组织应对。1930年,杨度准备撰写书籍大纲,分析中国国情,但仅完成提纲。他以卖字画掩护,继续传递消息,协助同志转移。 1931年9月17日,杨度在上海租界因病去世,享年56岁。周恩来、潘汉年前往吊唁。其身份保密,家人不知。杨度葬于上海外国公墓,后迁西郊,1986年重建于宋庆龄陵园。周恩来1975年透露其党员身份,经核实,1978年《人民日报》刊文确认,杨度从争议人物转为共产党秘密成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