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为什么那么富有?你以为是靠工业革命?别开玩笑了,连像保加利亚这样偏远的小国家,人均收入都接近一万六千美元了,他们用的第一块煤,都是抢来的 先说说工业革命的 “第一把火” 是怎么烧起来的。1765 年瓦特改良蒸汽机,看着是技术突破,可背后得有源源不断的煤和铁才行。 当时英国本土的煤矿产量根本不够用,怎么办?他们把目光盯向了殖民地。 就拿印度来说,18 世纪末到 19 世纪初,英国从印度运走的煤炭,光记录在案的就有 200 多万吨,这些煤直接喂饱了英国早期的钢铁厂和纺织厂。 更狠的是原材料掠夺,比如棉花,英国在印度强迫农民种棉花,自己留着吃的粮食却不够,导致 1770 年孟加拉大饥荒饿死了 1000 多万人,而那些棉花运到英国,变成布匹后又高价卖回印度,一进一出赚得盆满钵满。 这种 “原材料掠夺 + 商品倾销” 的模式,才是欧洲工业革命能跑起来的 “启动资金”,要是光靠自己本土那点资源,蒸汽机恐怕只能停留在实验室里。 还有对亚洲的掠夺,1840 年鸦片战争后,英国通过不平等条约从中国拿走 2100 万银元的赔款,当时 1 银元能买 200 斤大米,这些钱相当于让中国老百姓白干好几年。 反观欧洲,19 世纪中期英国的铁路里程从几千公里暴涨到 2 万多公里,靠的就是这些从殖民地抢来的财富,把基础设施先搭了起来,为后来的经济发展铺了路。 还有欧洲的福利体系,很多人羡慕欧洲人带薪休假、高养老金,可这些福利的钱从哪来?早年间靠殖民地掠夺,后来靠技术垄断和全球产业链分工。 比如法国的奢侈品行业,LV、香奈儿每年全球销售额上千亿欧元,这些品牌的溢价来自哪里?除了设计和工艺,更来自早年法国在全球殖民带来的文化影响力,让 “法国制造” 自带高端标签。 再比如瑞士的钟表业,早年靠从殖民地运来的黄金、宝石做原料,加上精湛的工艺,才形成了今天的品牌优势,现在一块瑞士手表能卖几万甚至几十万,利润远超成本,这些利润反哺到国内,才能支撑起高福利。 反观那些没有参与殖民掠夺的国家,比如非洲的埃塞俄比亚,虽然资源丰富,但因为早年被欧洲列强掠夺,工业基础薄弱,现在人均 GDP 还不到 1000 美元,连欧洲最穷的国家都比不上。 这不是因为这些国家的人不努力,而是因为欧洲国家早早通过掠夺抢占了产业链上游,把高附加值的环节攥在手里,而其他国家只能做低端的资源出口或加工,利润被层层剥削。 现在欧洲虽然不再搞殖民掠夺,但早年积累的优势还在。 比如在高端制造领域,欧洲的德国、法国、意大利占据了全球汽车、机械、化工等行业的重要位置,这些行业的技术壁垒是几十年甚至上百年积累的,其他国家很难短时间突破。 再比如金融领域,伦敦、巴黎、法兰克福都是全球金融中心,早年靠殖民贸易积累的资本,现在通过金融手段继续在全球赚钱,比如向发展中国家放贷,收取高额利息,这些钱最终又流回欧洲,支撑起当地的经济和福利。 所以说,欧洲的富有,从来不是单靠工业革命这么简单。与其说欧洲靠 “努力” 变富,不如说他们靠 “抢” 来的第一桶金,加上后来的技术垄断,才在全球产业链中站稳了优势位置,这才是欧洲富有的真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