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到段永平的采访,给我看愣了。人家问他茅台未来价格怎么样?这个回答,真是有点东西

一个行路人 2025-11-21 18:16:37

刷到段永平的采访,给我看愣了。人家问他茅台未来价格怎么样?这个回答,真是有点东西。他想了想,特真诚地说了句:“我不知道。” 不是那种打太极的“不好说”,也不是故作高深的“看情况”,就是三个字,我不知道。 一个在投资界几乎封神的人,面对一个他投了重金、研究了十几年的公司,就这么轻描淡写地承认了自己的“无知”。 这事儿就很有意思了。 它戳破了一个我们很多人,包括我自己,都深信不疑的幻觉:以为越厉害的人,掌握的信息就越多,对未来的预测就越准。 但现实好像恰恰相反。 我记得之前看过一个报告,统计了好多专业预测机构对经济的判断,结果发现,他们的准确率,跟扔硬币差不多。 这还不是个例。你去看那些顶级的基金经理,他们最常挂在嘴边的,不是“我预判了什么”,而是“我如何应对我不懂的部分”。 这背后其实是两种完全不同的世界观。 一种是“预测者”视角。总想当那个先知,提前押中下一个风口,明天哪只股票会涨。天天盯着屏幕上的红红绿绿,心跳跟着K线一起坐过山车。结果呢?大部分时间,都在用自己辛辛苦苦挣的钱,去验证各种小道消息的真伪。 另一种,就是段永平这种“经营者”视角。 他不去猜那个价格,因为价格是市场先生每天的情绪,疯起来谁也拦不住。他真正关心的,是那些他能“知道”、能看懂的东西。 这家公司的护城河,五年后还在不在?它的产品,大家是不是还离不开?更重要的,它的管理层,是一帮想把公司做成百年老店的人,还是一群只想捞一笔就走的过客? 这些问题,虽然不能告诉你明天的股价,但它能让你晚上睡得着觉。 这跟我们普通人过日子,其实一个道理。 你非要去算,我孩子明年能不能考上重点,我三年后能不能升职加薪,我啥时候能碰上对的人…这些事,谁能给你打包票?你越算,越焦虑。 不如把心力放在那些你能“做”的事情上。 孩子学习习惯不好,那就陪着他一点点改。工作能力有短板,那就找个课程去补一补。想遇见更好的人,那就先让自己变成一个值得被爱的人。 把力气花在“因”上,而不是去猜那个“果”。 “我不知道”这四个字,不是谦虚,它是一种力量。一种从对不确定性的焦虑中解脱出来,把精力聚焦于自身成长的力量。 这比听一百个“股神”讲课,都管用

0 阅读:200
一个行路人

一个行路人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