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德新社11月19日报道,19日公布的数据显示,中国再次取代美国成为德国最大的贸

鉴清评趣 2025-11-21 11:09:06

据德新社11月19日报道,19日公布的数据显示,中国再次取代美国成为德国最大的贸易伙伴,今年1月至9月,德中两国对外贸易额同比增长0.6%,达到1859亿欧元(约合2154亿美元)。 德国联邦统计局的数据能清晰展现这一变化的细节,前三季度德国从中国进口额高达 1245 亿欧元,同比激增 8.5%,而从美国的进口仅增长略超 2%,美国以近 720 亿欧元的进口额排在德国进口来源国的第三位,和中国的差距十分明显。 反观出口端,情况却刚好相反,德国对美国出口额有 1127 亿欧元,中国在德国出口国名单上只排第六位,德国对华出口额仅 614 亿欧元,同比还下降了 12.3%,连对美出口 7.8% 的降幅都比不过。 大家或许会疑惑,为什么进口的增长能直接带动整体贸易额反超,这就要看看德国当下的进出口结构到底是什么样的。德国从中国进口的电气设备、服装和机械这几类商品,今年前三季度增长特别迅猛,这刚好契合了德国国内相关产业的配套需求,毕竟这些基础商品的稳定供应对德国制造业的正常运转很重要。 而美国那边在 7 月底和欧盟达成协议,从 8 月 1 日起对大多数欧盟输美商品征收 15% 的关税,这一下就击中了德国的软肋,德国的汽车、机械、化工这些传统优势产业,在美国市场的售价一下子抬高了不少,需求自然就降下来了。 德国批发和外贸协会主席都直言,美国的关税政策就是德国对美出口下降的关键原因。其实早在今年前 8 个月,中国就已经以微弱优势超越美国成为德国最大贸易伙伴了,当时德中贸易总额 1663 亿欧元,德美则是 1644 亿欧元,到了前三季度这个差距进一步拉大,德美贸易总额最终停在 1847 亿欧元,比德中贸易额少了 12 亿欧元。 可能有人会问,德国对中美两国的汽车出口都在大幅下滑,为什么没影响到中德整体贸易额的增长?这是因为中国市场的需求结构在悄悄调整,虽然汽车这类商品进口减少,但对其他各类生活和生产所需商品的需求始终保持稳定,而美国市场对德国商品的需求则是全面收缩,尤其是 8 月单月德国对美出口同比降幅达到 20.1%,创下 2021 年 11 月以来的最低水平。 更有意思的是,就在贸易数据公布的同时,德国副总理兼财政部长拉尔斯・克林拜尔正在中国访问,目的就是推进双方的合作,这也能看出德国对中德贸易的重视程度。 要知道德国最近几年经济状况并不乐观,2023 年和 2024 年的国内生产总值连续下滑,制造业订单减少、能源价格高企这些问题让德国经济承压,出口作为德国经济的核心动力,在这种情况下就更需要稳定的贸易伙伴。 中国持续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给德国企业提供了清晰的政策预期,像大众在合肥设研发中心、宝马给沈阳工厂增资,这些德企加码在华投资的举动,都能说明它们对中国市场的认可。 而且超过 90% 的德国全球市场领军企业都和中国有合作,对它们来说,中国不只是销售市场,更是产业合作和技术投资的重要伙伴。反观美国市场,不少德国企业因为关税压力,要么缩减业务规模,要么取消投资计划,这种对比之下,德国贸易伙伴的更替就显得顺理成章了。 这一变化其实也反映出全球贸易格局的小调整,单边关税政策没能给美国带来贸易优势,反而让其失去了德国最大贸易伙伴的位置。 而中德贸易的稳定增长,靠的是双方产业的互补性,德国的技术优势和中国的市场规模形成了良性互动。 最后想问大家,你觉得未来德国会进一步加大对华合作力度吗?你身边有哪些来自德国的商品或者中德合作的产品呢?欢迎在评论区留下你的看法。

0 阅读:0
鉴清评趣

鉴清评趣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