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死前袁世凯把儿子叫到床前:你不要送葬,开枪打死穿红衣服的人![嘘] 1916

轩叔观察 2025-11-21 10:13:59

临死前袁世凯把儿子叫到床前:你不要送葬,开枪打死穿红衣服的人![嘘] 1916年6月,病榻上的袁世凯意识到生命即将走到尽头,他将长子袁克定叫到身边,低声交代:出殡那天要特别注意穿红衣服的人,见机行事,几天后,他又对干儿子段芝贵提出一个令人费解的请求,希望他送葬时穿上红色衣服。 这两道截然不同的指令,拉开了袁世凯身后事的序幕。 段芝贵的升迁之路颇具代表性,他早年在天津小站练兵时结识袁世凯,靠着每天清晨准时请安引起对方注意,有一次被问起原因,他直接跪地认袁世凯为义父,这种毫不遮掩的攀附方式,反而让袁世凯觉得此人可用。 在当时的官场环境中,段芝贵很懂得如何运作关系,他擅长通过各种方式为权贵输送利益,逐渐成为袁世凯的核心圈成员。 1906年,段芝贵迎来了仕途的重大转机,庆亲王之子载振到天津考察时,对名伶杨翠喜表现出特别的好感,段芝贵立即把握住这个机会,先是找人出资为杨翠喜赎身,又准备了十万两白银作为给庆亲王的寿礼。 这笔投资很快见效,他直接从四品道员升任从二品的黑龙江巡抚,不过好景不长,这件事很快被御史揭发,引起朝野震动,他的新职位也随之丢失,虽然袁世凯暗中运作保住了他,但从此对这个干儿子的行事作风有了更清醒的认识。 袁世凯筹划称帝期间,段芝贵表现得尤为积极,到处宣传君主立宪的主张,但当袁世凯只做了八十三天皇帝就被迫取消帝制后,面对各方压力和北洋内部的离心,病重的袁世凯开始重新审视身边人的忠诚。 他注意到段芝贵已有摇摆不定的迹象,更让袁世凯担忧的是,段芝贵连对自己亲生父母都显得冷淡,在危急关头更难指望他会忠心耿耿。 随着尿毒症不断加重,袁世凯最放心不下的是身后事,他拥有庞大的家业,妻妾子女众多,他预感到段芝贵很可能会以干儿子的身份插手家产分配,甚至可能转而投靠新的势力。 为了消除这个隐患,他分别给长子袁克定和段芝贵布置了相互矛盾的任务。 1916年6月6日,袁世凯病逝,6月28日出殡当天,北京城一片素白,唯独段芝贵按照要求穿了一身红衣前来,当他走进袁府时,守候在暗处的袁克定按计划行动,段芝贵虽然侥幸逃生,但肩膀中弹的结果,印证了袁世凯生前的判断。 看了袁世凯临终前给儿子设局算计干儿子段芝贵的故事,真是让人感慨万千,评论区都炸开锅了。 “老袁这一手真是绝了,到死都在玩权术!这不就是典型的老板防着二五仔(叛徒)吗?知道自己不行了,先给亲儿子铺路,把那个可能抢家产、搞事情的干儿子给做了。” “段芝贵就是典型的马屁精,平时哄领导开心,关键时刻根本靠不住,袁世凯看得门儿清。” “不管怎么说,临死还设局杀人,这心机也太深了,不愧是一代枭雄。” “站在袁世凯的立场,他也是为了保护自家人,段芝贵那种人确实靠不住,先下手为强。” “投机分子没好下场,光靠拍马屁上位,最后差点把命搭上,值吗?” “这当儿子的也难,老爹临死前给这么个血腥任务,执行吧是杀人,不执行吧是不孝。” “这不就是古代版的‘测试忠诚度’吗?袁世凯这是用生命在给儿子发‘临终任务’啊!” “段芝贵:老板,说好的天堂路红毯呢?怎么变成夺命子弹了?” 如果你是袁世凯,在生命最后时刻,你会选择用这种极端方式清除潜在威胁,还是选择放下恩怨,以求家族平安?你觉得段芝贵这类靠攀附权贵上位的人,在历史上或现实生活中,最终的结局通常是怎样的?是飞黄腾达还是难逃一劫?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你的真实想法和理由。 信息来源:搜狐新闻

0 阅读:84

猜你喜欢

轩叔观察

轩叔观察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