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小米呼吸都是错的,舆情汹涌、股价下跌,不容易啊。邀请我来参加展台发布会,那我就说两句吧,公不公道各位自己判断。首先,奥秘的是,小米的销量又新高了。YU7十月份总销量33903台,位列不加定语销量榜单第4名,加SUV定语第1名。加上SU7的14992台,小米两款车交付了接近4.9万台。整个蔚来公司三个品牌,在L90和ES8接连爆单,丢了毛利拼了老命,销量也才突破4万台。车展前一天,小米汽车产量突破50万,达成这个数字一共花了20个月。先驱特斯拉花了120个月,理想花了47个月,蔚来花了76个月。看完这个数字,没人会说小米造车是不对的。能够在销量起飞的同时背负现象级的全网骂名,不能说后无来者,只能说前无古人。最近行业内,尤其是搞市场公关的朋友们都在讨论,小米因为哪些事翻车了、雷军个人IP和小米品牌强关联是不是对、小米下一步应该怎么走等等。我还买不起小米的车,我只是作为一个车迷和18线汽车博主说说我的观察:小米正在努力挽回人心,事情已经有了一些变化。以庆祝50万台下线为由头,从三种渠道,送出6万台小米合金车模,门槛几乎没有,拉一波路人缘。据说王化转岗了,李肖爽来到广州车展见一波媒体(当然不包括我),倾听大家的声音。——————————小米如何能够赢回人心?我觉得特别简单。现在的舆情是前面的一些事情造成的,事已至此,那就保持真诚,保持热爱。回到那个定价1999元的小米手机时代,回到那个和用户交朋友的年代。别去追究5%毛利行不行,我们不是不喜欢你有利润,而是希望你有合理的利润,投入到用户服务、投入到后续产品研发、让这个正向的商业循环更持续一些。当下中国汽车市场上的主流车型确实很无趣,个个532,个个89系,个个大6座。我希望小米这样热情澎湃的品牌多一些。油车时代有宝马、福特、马自达,电车时代有个小米还不够,还要有零跑Lafa 5等等。赛道圈速,拉爆造车的前辈老师,多么热血的故事。我也希望汽车舆论场不止有一种赞美的声音,而是容得下合法合理的批评与监督。当一个品牌在某一个时间好评如潮之时,它的恶评也正在酝酿中,反之亦然。一切都会过去的,保持热爱,做你自己,就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