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真跟日本打起来,我们最怕的是什么?你可能没有想到,我们最怕的不是日本人。我们最怕的是汉奸。 如果现在中日再次发生战争,同样会有汉奸,现在有些人给钱就干,这才是我们最担心的事情...... 80年前的抗日战争,为什么我们打得那么惨,那么艰难?就是汉奸太多了。一个汉奸告密,可能就是一个村庄的灭顶之灾。一个伪军带路,可能就让一支抵抗队伍陷入重围。他们从内部瓦解了我们的抵抗力,让我们付出了双倍的代价。 好了,回到现在。时代变了,战争的形式也变了。如果今天再发生冲突,肯定不会再出现那种成建制的、穿着伪军服的汉奸了。但是,“汉奸”这个概念,它会换一种形式存在,而且可能变得更隐蔽,更危险。现在最让人担心的,就是那种“给钱就干”的人。 就说那个叫石平的,北大毕业的高材生,喝着长江水长大,去日本留了几年学就改了国籍,转头就说南京大屠杀是“谎言”,宣称钓鱼岛是日本的,入籍第二年就急着去参拜靖国神社,还对着战犯牌位说“很光荣”。 为了能当日本参议员,他天天跟着反华势力骂中国,鼓吹“中国威胁论”,就算日本网民骂他“不可信”“像随时能背弃一切的人”,他也不在乎,说白了就是把卖国当敲门砖,换政治资本和好处。 比石平更要命的是藏在要害部门的“内鬼”。有个叫郝某的国家部委干部,在日本留学时被人盯上,对方就请他吃了几顿饭,送了点小礼物,给了点“论文稿费”,就把他拉下水了。 回国后他真就钻进了核心部门,按境外指令把涉及中央敏感项目的情报一封封送出去,光机密级的就有5项,秘密级的2项,最后判了无期。 可他卖出去的情报,可能让我们的战略部署直接暴露,这种损失哪是坐牢能补回来的? 别以为只有高学历的才会被策反,普通人只要沾点敏感边,照样能被收买。 浙江有个叫陈某的,受日本组织指派去拍海军东海舰队的仓库,还被要求结交海洋局工作人员,说白了就是拿点小钱当眼线。他可能觉得只是拍几张照片赚外快,根本没想过这会让军事基地暴露,真打起来,这几张照片可能就换来了炸弹。 日本间谍在华活动早就不是秘密,有人估算现在在华的日本间谍不少于50万,可被破获的才十几起,剩下的就像藏在暗处的老鼠,不知道什么时候就出来咬一口。 以前日本特务靠吗啡馆控制人,现在更简单,网上发个兼职招聘,说找“地理数据采集员”,给的钱比正常工作高不少,其实就是让你去军事禁区周边用GPS测坐标,精确到20到50厘米,这数据直接能当导弹瞄准用,那些为了零花钱就干的,跟当年带路的伪军没两样,就是换了个工具。 还有舆论场上的“软汉奸”,网名“菲菇”在维基百科上专门跟爱国编辑对着干,人家纠正“武汉肺炎”这种污名化说法,他就联合境外势力举报,把大陆管理员账号全封了,还炫耀“战绩”。这种人拿着境外好处,在知识平台歪曲事实,比直接卖情报更阴险,他要动摇的是人心。 台湾网红温子渝和陈柏源更离谱,靠发“台独”言论博流量,跟美日反华势力勾连,煽动两岸对立,他们的视频传播了3600多万次,骗了多少年轻人。真冲突起来,这种人在网上喊“投降论”“必败论”,比敌人的炮弹还能瓦解士气。 以前的汉奸明火执仗欺压同胞,现在的汉奸穿“网红”“编辑”马甲,在屏幕后敲键盘,你都不知道他是谁,却能隔着网线戳你的心窝子。 日本情报机构每年花好几亿日元搞渗透,就是看准了有些人贪小便宜、爱虚荣,用点钱、点好处就能收买。 80年前一个汉奸害一个村,现在一个汉奸能害一个领域。日本驻华武官天野宽雅闯宁波军事禁区被抓,大林成行非法测绘地理数据被驱离,这些案例背后,说不定都有中国人在帮忙打掩护。 这些“给钱就干”的人,不管是为了几千块的零花钱,还是几十万的“经费”,本质上都是在卖祖宗、卖国家。 战场上的敌人我们能扛,可藏在内部的汉奸防不胜防。他们不用扛枪,不用穿军装,就靠一个U盘、一部手机、一个键盘,就能把家底卖个干净。日本可能打不穿我们的防线,但这些汉奸能从内部拆了我们的根基。 这就是为什么说最怕的不是日本人,是这些藏在阴影里的蛀虫,他们连良心都能标价出售,还有什么不能卖的?

用户10xxx46
必须肃清汉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