享界S9T上市66天大定破3万台国产新能源汽车传来好消息!余承东在发布会上,官宣享界S9T上市66天大定突破3万台。该车上市短短2个月便刷新了中国旅行车的销量纪录。此前根据三方数据统计,享界S9T获得了9-10月中国新能源30万元以上中大型轿车销量第一的成绩,凭借高颜值、大空间、超智慧等产品力持续圈粉。享界S9T以智能化、豪华体验重塑品类价值,作为高端旅行车赛道的现象级爆款,其火爆热销不仅是用户口碑的体现,更折射出中国汽车从追随者到引领者的跃迁! 3万台大定的成绩,放在5年前的高端新能源市场,还是BBA等合资品牌的“常规操作”。 如今被中国品牌旅行车拿下,确实印证了国产新能源的实力跃升,但热闹背后,咱们得扒开数据看本质——这波热销是产品力撑起来的真需求,还是有需要警惕的行业潜规则? 先聊实打实的产品优势,这也是它能圈粉的核心。 30万以上的消费群体,买车早就跳出“代步工具”的认知,既要面子也要里子。 享界S9T的旅行车造型不是空谈颜值,溜背线条搭配5.1米的车长,既避免了传统轿车的沉闷,又比SUV更灵动。 后备箱常规容积就有570L,放倒后排能拓展到1640L,露营装备、婴儿车加两个行李箱一起塞都不挤,刚好踩中家庭用户“一车多用”的痛点。 智能化更是国产新能源的拿手好戏。 享界搭载的鸿蒙座舱,语音控制能做到“连续对话不卡顿”,导航、调空调、开座椅加热不用动手;高速NCA辅助驾驶能自动跟车、变道、避障,跑长途时脚和手都能适当放松。 对比同价位的宝马5系新能源、奔驰EQE,它们的车机还得靠触控操作,辅助驾驶只支持基础的定速巡航,差距一下就拉开了。 第三方测试数据显示,享界的智能座舱响应速度比同级别合资车快0.8秒,辅助驾驶的成功变道率高达92%,这些都是用户能真实感受到的优势。 但销量数据不能当“免罪金牌”,几个隐忧得说透。 首先是大定≠交付,行业内常见的1000元定金门槛,很容易让用户“先锁单再观望”。 有汽车分析师统计,新能源车型的平均退订率在15%-20%,就算按最低15%算,享界S9T的实际交付量可能要打八折。 而且30万以上用户对售后要求极高,之前某爆款车型因为交付后异响、车机死机问题,3个月内投诉量暴涨3倍,口碑直接翻车,享界能不能扛住交付后的考验,还得看后续的品控和服务。 更关键的是,旅行车在国内一直是“小众赛道”,全国年销量占比不足3%。 享界S9T的火爆,到底是把小众市场做透了,还是靠营销造势的短期效应? 从用户订单数据来看,70%的买家是首次购买旅行车,其中40%明确表示是被“国产高端”“销量第一”的标签吸引。 这意味着很多用户不是传统旅行车爱好者,而是跟风消费。 如果后续没有持续的产品迭代——比如提升纯电续航(目前CLTC纯电续航121km,在同级别中不算顶尖)、优化底盘调校,等新鲜感过去,销量很可能回落。 高端市场的竞争也藏着变数。 BBA已经加速新能源转型,宝马i5、奔驰EQE的优惠力度越来越大,入门版价格已经下探到40万以内;新势力品牌比如蔚来ET5T、理想MEGA也在分流用户。 享界S9T现在能拿销量第一,很大程度是因为竞品还没完成全面布局。 等明年更多车型上市,价格战、配置战会更激烈,它能不能守住优势,还要看成本控制和技术迭代速度。 至于“中国汽车从追随者到引领者的跃迁”,咱们得客观看待。 国产新能源在智能化、用户体验上确实实现了弯道超车,但核心技术还有短板。 比如电池能量密度,目前行业顶尖水平是300Wh/kg,享界S9T的电池能量密度是255Wh/kg;芯片方面,虽然搭载了国产芯片,但高端辅助驾驶芯片仍依赖进口。 品牌溢价能力更是差距明显,同级别车型,BBA的保值率比国产车型高20%左右,这意味着中国汽车要真正成为引领者,还需要10年以上的技术积累和品牌沉淀。 享界S9T的热销,是国产新能源高端化的一次重要突破,值得肯定。 但越是火爆,越要保持清醒——销量只是结果,产品质量、售后服务、技术创新才是长久发展的根本。 只有把短期爆款的热度,转化为长期的品牌口碑,中国汽车才能真正在全球高端市场站稳脚跟。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