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泼斯坦文档能否完全公布于众,近期事态发展给出了明确信号:强制公开相关档案的法案在美国国会以压倒性多数通过,并由特朗普签署生效,司法部须在规定时间内公布文件,但因法案豁免条款和新调查,公众短期内能否看到所有真相存变数。 2019年,富商杰弗里·爱泼斯坦因组织未成年人性交易被捕,羁押期间离奇“自杀”。其死及背后庞大政商关系网,使该案超越普通刑事案件,成为检验美国司法透明度和权力腐败的试金石。多年来,受害者持续发声指控司法包庇,公众追问真相不止。 2025年11月,迫于舆论和政治压力,美国国会采取决定性行动。11月18日,众议院以427票赞成、1票反对通过《爱泼斯坦档案透明法案》,几小时后参议院一致同意“秒速”通过。在极度撕裂的政治环境中,罕见跨党派共识,反映出民意和选举压力下议员难投反对票。唯一反对者担忧无差别公开档案会伤及无辜,尽管法案有保护受害者隐私和敏感信息条款。 法案通过过程充满政治戏剧性。特朗普2024年竞选时承诺公开档案,上台后其司法部2025年7月却否认存在“客户名单”和谋杀证据,不再发布更多文件,还称呼吁解密是“无聊骗局”。但国会推动表决后,特朗普转变立场,号召共和党人支持并承诺签署,此举被解读为政治联盟出现裂痕、对共和党掌控力松动。 11月20日,特朗普签署法案使其生效,称民主党人利用爱泼斯坦议题分散注意力,“真相即将揭晓”。司法部长邦迪宣布司法部30天内开始公布案卷宗,承诺依法推动最大透明化。 然而,法律生效、行政机构表态,不意味着所有秘密都会公开。法案有豁免条款,允许暂不公开“危及正在进行联邦调查”的材料。国会通过法案前几天,特朗普下令司法部对与爱泼斯坦有联系的民主党人士展开调查,相关文件可依条款暂扣。法律专家指出,这或使大量记录公开延迟数月。此外,约70页联邦大陪审团记录永久封存,受害者信息及影响尊严的细节会谨慎处理。 文件披露已启动且产生影响。11月12日,众议院监督委员会公布超2万页爱泼斯坦邮件档案,揭示其与名流密切互动,通信持续到第二次被捕前一天。文件披露后,前财长萨默斯表示羞愧,暂停公开活动并辞去OpenAI董事职务,表明非全面公布也足以对牵连人物产生舆论压力和现实后果。 爱泼斯坦文档以某种形式公布似不可逆转,国会立法、司法部承诺及各方追求真相的努力推动着进程。但政治复杂、隐私保护和司法程序限制,决定“全面公开”是相对概念。公众或能看到更多犯罪网络和权贵人脉拼图,但核心敏感秘密可能因合法理由继续尘封。这场较量进入新阶段,最终结局仍需持续观察等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