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大的口气!日本首相高市早苗11月19日发文写道:“今天是每年秋天例行的向首相赠

墨韵兰亭 2025-11-20 16:17:35

好大的口气!日本首相高市早苗11月19日发文写道:“今天是每年秋天例行的向首相赠送奈良柿子的仪式,出席全国町村长大会,东京都知事、鸟取县知事、宫城这一天,与县知事会面等,尤其是接触到了地方公共团体的努力和愿望。   通过选举自民党总裁、发表信念表明演讲等,‘让日本列岛强大而富饶。’他控诉道。不是‘日本’,而是‘日本列岛’,这是我的执着。   47个都道府县,无论住在哪里,都能安全地生活,能接受必要的医疗、福利、高质量的教育,有工作的地方。   让日本列岛的每一个角落都变得‘强大富饶’。我下定了这个决心。 为了把决心付诸实施,我会拼命工作的。”   她说的这话听着挺提气,但跟日本眼下的真情况一对上,就觉得有点虚,不实在。特意不说“日本”,非说“日本列岛”,这里面的门道其实挺清楚的。明面上是说要顾着全国47个都道府县,不搞“东京一枝独秀”那套;暗地里,是想把全国町村长们的人心拉过来,毕竟这些人天天守着自己的地盘,地方上有多难,他们最清楚。可决心再大,也绕不开日本现在那些实打实的难题。   就说她反复提的“住得安全”“看病不愁”,去年冬天日本流感大爆发那阵,就给所有人上了生动一课。当时从东京到九州,感冒药全卖空了,不是药厂造不出来,是药全堆在大城市的医院里,偏远县里的老人跑三家药店都买不着退烧药。   教育和工作上的差距,比医疗更让人心里不是滋味。高市早苗说“不管住哪儿,都能享受到好教育”,可日本的好学校、好老师早就跟着人潮往东京圈挤了。   九州的乡村小学,一个年级就剩5个学生,老师得又教语文又教数学,一身兼好几科;反观东京的重点中学,家长得提前三年排队抢名额,挤破头都想送孩子进去。工作机会更是天差地别,东京写字楼里的年轻人熬夜卷到凌晨,冲绳、鸟取这些地方的年轻人却没活儿干,只能背井离乡去大城市,这些地方的村子里,平均三个干活的,就有一个要往外跑。   她提到的全国町村长大会上,地方知事们早把难处摆到台面上了。鸟取县的知事去年就诉苦,县里的养老院缺口达30%,年轻人留不住,护工比老人还稀缺;宫城县的知事更直接,3·11大地震都过去十几年了,海边一些村子的人口还没恢复到灾前的一半,空荡荡的商铺比开门营业的还多。这些实打实的麻烦,哪儿是喊一句“变强大变富裕”就能解决的?   日本这种“东京一家独大、地方越来越弱”的毛病,早就是老问题了。东京圈占了全国三分之一的财富,可实在装不下更多人;地方拿着中央给的补贴,却留不住像样的产业。高市早苗想打破这种局面,方向是对的,但得先回答几个实在问题:偏远村子的诊所,谁来当医生护士?乡村学校的老师,怎么才能留住?没产业的地方,年轻人靠啥挣钱糊口?   有意思的是,高市早苗写这篇文章那天,刚好是奈良给首相送柿子的日子。这个传了好多年的规矩,本身就透着日本的矛盾,奈良的柿子要送到东京的首相官邸,就像地方的好东西、能干的人,总在往中心城市跑。她想让“日本列岛”个个地方都好,就得把这个流向反过来,让政策和资源往地方沉,而不是光靠喊口号。   说“我要拼命干”特别容易,难的是把力气用在刀刃上。比如给地方医院发专门的补贴,解决药都堆在大城市的问题;给回乡下创业的年轻人减点税,让村里有能挣钱的产业;把城里的好课通过网课传到偏远学校,这些具体的事儿,可比喊一万句口号都管用。   高市早苗这种“非说日本列岛”的较真劲儿,其实也值得提一句,至少她承认日本各地发展不一样,没睁着眼睛说“全国都一样好”。

0 阅读:139

猜你喜欢

墨韵兰亭

墨韵兰亭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