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相处:中方被动背后的历史真相! 几千年来,中方和日本相处,咱们始终处在被动

老刘的大局观 2025-11-20 16:02:57

中日相处:中方被动背后的历史真相! 几千年来,中方和日本相处,咱们始终处在被动局面,几乎没主动进攻过日本,也就元世祖忽必烈组织过两次远征,最后还都以失败收尾,这大概是日本打心底看不起中方的主要原因,也是咱们一次次被日本进攻的诱因之一。 再就是咱们太善良,日本打中方的成本实在太低,赢了就能大肆劫掠,就像甲午战争,他们硬生生劫走2.3亿两白银,还割走台海地区和澎湖列岛,辽东半岛当时也差点丢了;就算日本打输了也没损失,咱们善待他们的俘虏,免除所有战争赔款,最后还把俘虏全都送回日本。 早在明朝嘉靖年间,倭寇之乱就把中方东南沿海搅得鸡犬不宁,日本武士、浪人勾结海盗,连舰数百进犯,南直隶、浙江等十郡全遭荼毒,数十处城镇陷落,文官武将战死数千,百姓被杀数十万,海盐县单被寇四次就死了约3700人。 当时中方海防废弛,军人战力薄弱,只能被动困守城郭,彼此不救援,任由倭寇劫掠,就算后来戚继光、俞大猷率军抗倭,付出巨大伤亡平定战乱,作乱倭寇也没受重罚,这让日本看清侵扰中方没大风险,还能赚大钱,觉得中方软弱的心态慢慢扎根,也为后续大规模侵略埋下祸根。 甲午战争的赔款更是让日本野心爆棚,这笔2.3亿两白银的赔款折合成当时日币约3.58亿日元,相当于日本四年财政收入,其中84.7%全砸在军备扩张上,陆军从6个师团扩到12个,海军舰艇吨位飙到25万吨,直接助推日本军事和重工业发展,而中方却因赔款国力大损,彻底陷入被动。 之后日本更肆无忌惮,1904年日俄战争在东北开打,中方只能被动中立,看着两国争夺在华利益,日本获胜后掌控东北资源,一步步为全面侵华铺路,本质就是日本靠掠夺中方发家,把中方当成予取予求的资源库,而中方的软弱让他们掠夺成本越来越低。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日本仅四个多月就占领东北,14年里从东北抢走2.23亿吨煤、1100万吨生铁和1.2亿吨粮食,1937年全面侵华后更是肆意妄为,据权威数据,整个抗战期间中方军民伤亡超3500万,直接经济损失1000亿美元,间接损失5000亿美元,日本靠着掠夺的资源以战养战,压根不担心战败代价,笃定中方会继续宽厚相待。 这背后本质是日本军国主义为掠夺服务,而中方前期国力薄弱、内部曾有分歧,加上骨子里的善良,没对日本形成足够威慑,只能被动抵抗,承受巨大苦难。 1945年日本战败投降,中方没要求其支付战争赔款,还善待数百万俘虏和侨民,免费提供物资送他们回国,要知道其他受侵略国家都获了赔,印尼、菲律宾各获8亿美元,韩国获3亿美元,而日本却没感恩,反而有势力淡化否认侵华罪行,2024年调查显示日本近三成民众对相关历史认知模糊,右翼还扭曲历史。 说到底,日本从没因侵略付出足够代价,轻视中方的心态没改,中方过往被动,一是国力阶段性薄弱,二是善良没转化为威慑,如今中方国力提升,早已掌握主动权,但历史教训必须记牢,一味包容换不来尊重,只有自身强大、让挑衅者付代价,才能避免悲剧重演,这就是中日相处该认清的本质。中日高层 中日历史矛盾 中日历史渊源 中日历史纠葛 中日主权争端 中日防卫交流 中日方式对比

0 阅读:38

猜你喜欢

老刘的大局观

老刘的大局观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