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阵子中国航天员在空间站吃烧烤的画面真是馋死人了。六名航天员围坐在"太空炉子"前,金黄酥脆、鲜嫩多汁的鸡翅滋滋冒油,隔着屏幕都能闻到香味。这也是史上最贵的"宇宙级烧烤"了。 这台设备重约15公斤,按中国空间站货运成本每公斤5万元计算,光是把它送上天就要花75万元"快递费"。 还有食材,普通鸡翅要经过预处理、杀菌、真空包装等10多道工序,0.5公斤食材成本就达3万元。再加上附加成本,空间站电力、生命支持系统损耗等,每次烧烤额外消耗约2万元。 人类从1971年就搞了空间站,一直到了2025年,由中国人第一次在太空实现了烧烤。可想而知,在地球上的一顿简简单单的烧烤,在太空能实现有多难。光电力就是一个大问题,这种烤箱是很耗电的,太阳能板要是发电量不够,空间站分分钟跳闸,这可是要命的事,是威胁航天员生命保障的。 这台让全球网友"馋哭"的"太空炉子",是九阳公司花了8年时间、1000多次实验才研发出来的,累计投入2.3亿元人民币,还拿下了37项国家发明专利。 有人会问了,这样"值不值"?花这么多钱就为吃口烧烤?但我们设身处地想一想,假如咱们在太空上半年班,长期太空生活,抑郁和焦虑风险比骨流失更可怕。一顿热乎的烧烤能极大缓解思乡情绪,能提升工作效率和心理健康。 这次烧烤还是一次重要的“生存预演”。它为未来更长期的月球基地、火星探测等深空任务积累了宝贵数据。如何在一个封闭生态系统中实现能源、食物、废物的循环利用,相关技术都能在此找到雏形。 这里面还有巨大的投资回报潜力,航天技术的民用化往往能带来远超投入的回报。太空烧烤中涉及的精准温控、密闭环境净化、高效能源利用等技术,未来很可能渗透到智能家居、户外装备等多个领域,能够催生出千亿元级的新市场。 类似技术转化已经开始"反哺"地面了,同款"风墙+冷凝"净化技术民用版成本已降至千元级,成为高端厨房新宠。航天食品加工技术被应用到速食领域,提升保质期300%且保持口感 。 据统计,航天技术民用化的平均投资回报率达1:10以上,投入1块钱能赚回10块钱 。 "贵"的背后是航天强国的"匠心",这顿太空烧烤的天价账单背后,是中国航天"以人为本"的理念,要飞得更远,也要活得更好。 当你看到航天员们围坐在烤箱前,吃着外焦里嫩的烤鸡翅,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时,就会明白:有些价值,不能只用金钱衡量。 最后再讲一下,九阳公司正在研发家用版太空烧烤炉,预计2027年上市,价格有望控制在5000元以内。到时候,咱们普通人也能在家体验一把"宇航员同款"烧烤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