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已提交琉球归属问题的议程,联合国已开始审议!造成琉球群岛现在这个局面的罪魁祸首,不是别人,就是国民党总裁蒋介石,为什么这么说呢? 1943年开罗会议上,罗斯福明确向蒋介石提出琉球由中美共同管理的提议,这本是解决琉球归属问题的绝佳契机。当时琉球已被日本非法吞并六十余年,而中美作为反法西斯盟友,手握战后秩序重建的主导权,可蒋介石却以“国内事务繁杂”为由婉拒,把到手的主动权拱手让人,这一退让直接为后来的争议埋下了祸根。 其实在蒋介石错失机会之前,琉球与中国的联系早已延续了数百年。从明朝起,琉球就始终保持着对中国的藩属关系,定期遣使朝贡,沿用中国年号,甚至连官制礼仪都深受中原文化影响。 1609年萨摩藩入侵琉球后,尚宁王即便被掳至鹿儿岛,仍坚持向明朝通报情况,拒绝臣服日本;1879年日本强行推行“废琉置县”,琉球官员林世功曾在北京总理衙门前自刎殉国,用生命抗议这种非法吞并,这些都足以证明琉球从未真正归属日本。 蒋介石的退让之所以致命,在于它让美国得以单独掌控战后琉球的处置权。1945年《波茨坦公告》明确限定日本主权“仅限于本州、北海道、九州、四国及吾人所决定之其他小岛”,压根没把琉球纳入其中,这为琉球脱离日本控制提供了国际法依据。 可随着国民党在内战中节节败退,更依赖美国援助的蒋介石彻底放弃了对琉球的主张,眼睁睁看着美国在1951年主导的《旧金山和约》中,将琉球置于“托管”之下,而中国甚至未被邀请参与这份涉及自身利益的条约。 美国后来的操作更是将局面推向复杂。1971年,美日私下签订《归还冲绳协定》,把琉球的行政权移交日本,却刻意回避了主权归属问题。当时美国国务院的法律顾问备忘录里写得很清楚,这种移交“不构成主权转移”,说白了就是把一个没解决的难题甩给了后世。而日本却借着这次移交,开始对外宣称对琉球拥有主权,甚至试图抹去琉球的历史记忆,这种鸠占鹊巢的做法,正是源于当年蒋介石放弃的那一次关键机会。 如今中国将琉球归属问题提交联合国审议,本质上是在纠正历史遗留的错误。从国际法角度看,日本的主权主张站不住脚——没有任何一份正式国际条约承认日本对琉球的所有权,反而《联合国宪章》中的“民族自决权”原则,赋予了琉球原住民决定自身命运的权利。这些年,琉球当地的独立呼声从未停止,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重拾被压抑的历史文化,这本身就是对日本所谓“主权”的有力反驳。 日本得知联合国开始审议后反应激烈,频频宣称“琉球是日本固有领土”,却拿不出过硬的法理证据,只能反复提及美日之间的协定。可连当年主导移交的美国都承认协定不涉及主权,日本的辩解更像是自说自话。国际社会对此也看得明白,不少国家在审议中指出,琉球问题的根源是战后秩序构建中的疏漏,理应重新依据国际法妥善解决。 回望这段历史,蒋介石的短视让琉球问题拖延至今,但也让世人看清:领土主权的认定从来不是靠强权或默认,而是要经得起历史与法理的双重检验。中国此次推动联合国审议,不是要刻意制造争议,而是要维护战后国际秩序的公正性。

与狼共武
你不要用现在的眼光去看当时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