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宣布,向美国每个人发2000美金,当然如果你是大富豪就拿不到这笔钱。那么钱

阿智通鉴 2025-11-20 11:29:22

特朗普宣布,向美国每个人发2000美金,当然如果你是大富豪就拿不到这笔钱。那么钱从哪里来的呐?特朗普说是关税收来的。   所谓的关税收取,压根不是从外国出口商口袋里直接掏来的,实际上得由美国进口商先垫付,而这些进口商绝不会自己承担这笔成本,转头就会把关税加进商品售价里,最后还是美国消费者买单。   比如进口的服装、电子产品、家用电器,价格都因为关税涨了一截,普通人平时购物多花的钱,其实早就远超这2000美金的数,本质就是先“全民加税”,再把其中一部分钱发回来,典型的左手倒右手。   这种“直升机撒钱”的操作,最直接的后果就是推着物价往上涨。市场上突然多出大量现金,可超市里的牛奶、面包,商场里的家具、建材,供应不会凭空增加,商家见大家手里有钱了,自然会涨价。   之前关税已经让不少进口商品贵了不少,比如来自亚洲的玩具价格涨了近两成,欧洲的奢侈品关税叠加后售价飙升,现在再给民众发钱,等于给已经发烫的物价火上浇油。   有家庭发现,原本2美元能买的一打鸡蛋,没过多久就涨到了3.5美元,汽油价格也跟着往上跳,2000美金看似不少,可扣掉日常开销的涨幅,实际能剩下的没多少,更别说像特朗普暗示的那样能长期挥霍。   这种政策看似“照顾普通人”,实则对中低收入群体更不利。特朗普说富豪拿不到钱,可富豪的收入大多花在投资、房产上,日常消费占比极低,物价上涨对他们影响微乎其微。   但普通工薪族不一样,他们的工资大半要用来支付房租、买菜、交水电费,这些恰恰是涨价最猛的领域。有个餐馆服务员算了笔账,他每月买菜要多花300多美元,加油多花150美元,2000美金撑不了半年就被通胀吞掉了,反而因为物价涨得快,实际生活水平还下降了。那些原本就靠救济生活的家庭,更是陷入“发的钱赶不上物价涨速”的困境,日子过得比以前更紧巴。   美国本土企业也被这种操作搅得苦不堪言。很多美国工厂依赖进口原材料,比如汽车制造商要用的特种钢材、电子厂需要的芯片,关税一涨,原材料成本跟着飙升。   这些企业要么咬牙自己扛成本,利润变薄甚至亏损;要么就把成本转嫁给消费者,让汽车、手机等本土产商品也跟着涨价。密歇根州有家汽车配件厂,因为进口塑料颗粒涨价,不得不裁掉10多个工人,老板无奈地说,关税没保护本土产业,反而把企业逼到了绝境。而那些靠出口的美国企业更倒霉,其他国家为了报复,也对美国商品加征关税,他们的产品卖不出去,只能缩减生产,进一步影响就业市场。   这种“左手加税右手撒钱”的玩法,还埋下了长期的经济隐患。通胀一旦起来就很难压下去,为了控制物价,美联储可能被迫加息,这会让房贷、车贷的利息跟着上涨,不少家庭还房贷的压力陡增,甚至有人因为还不起贷款而失去房子。企业贷款成本也会升高,想扩大生产、研发新技术的计划只能搁置,经济增长会变得缓慢。之前美国就有过类似教训,大规模发钱后通胀率飙升到近40年来的高点,花了好几年才慢慢压下去,期间无数家庭和小企业承受了巨大损失。   特朗普把这招包装成“让民众占便宜”的好事,其实不过是玩了个数字游戏。他故意不提关税最终由美国人自己买单,也不说撒钱会引发通胀,只盯着“2000美金”这个诱人的数字,本质上是用短期的小恩小惠掩盖长期的经济伤害。   普通美国人看似拿到了一笔钱,可很快就会发现,钱变得不值钱了,买东西更贵了,工作还可能受影响,算下来反而吃了大亏。   这种只图眼前政治效果、不顾长远经济稳定的操作,说到底还是把民众当成了博弈的筹码,而最后为这种短视行为买单的,终究还是那些盼着改善生活的普通人。

0 阅读:43

猜你喜欢

阿智通鉴

阿智通鉴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