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刚刚 乌克兰消息! 11月19日,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动身前往土耳其,目标很明确:想方设法重启已经僵持不动的俄乌和谈。但这边人还没到,俄罗斯那边就直接泼了盆冷水,俄总统新闻秘书佩斯科夫18日干脆利落地宣布,我们不会派人参加。 干脆利落,不留余地。 其实这结果早有征兆。俄方一直强调:乌方压根没表现出真正想谈的诚意。最典型的例子就是那个1200人的战俘交换协议,说得好好的,执行起来却拖拖拉拉,到现在完成的还不到三成。你一边喊“和平”,一边连最基本的承诺都兑现不了,谁还愿意坐下来跟你谈? 一位关注东欧局势的网友说得挺扎心:“现在泽连斯基就像在超市快关门时冲进去抢购的人,手里攥着空购物袋,指望最后几分钟能捡到点什么。可问题是,货架早就空了。” 现实也确实不乐观。11月14日那场空袭,俄军一口气扔出430架无人机和18枚导弹,基辅多处设施被炸,供暖系统瘫痪,医院和居民楼断电断暖。寒冬已至,普通人只能靠蜡烛和毛毯熬夜。而前线更惨,顿涅茨克的波克罗夫斯克方向,乌军被优势俄军围住,补给线几乎切断,部分部队弹尽粮绝,甚至出现整编制投降的情况。 在这种情况下,泽连斯基急着跑一趟土耳其,背后的焦虑不难理解。他想拉上美国一起施压,让华盛顿重新站到谈判前台。但美国真愿意为“和平”出头吗?未必。前总统特朗普就曾公开说“我能三天结束战争”,可转头又提到乌克兰的锂矿、黑土、核电站,“那地方潜力太大了”。一句话,暴露了某些大国的真实心思——他们关心的不是停火,而是战后谁说了算。 土耳其这些年一直想当“和平中间人”。从2022年伊斯坦布尔会谈,到今年几次撮合,埃尔多安也没少跑。可问题卡在哪儿?**领土。** 俄罗斯要乌克兰承认“四地入俄”的现实,乌克兰死活不认,说“一寸土地都不能丢”。两边都把底线焊死在嘴上,哪来的回旋余地? 更深层的问题是信任崩塌。当年《明斯克协议》签完没多久就破裂,乌克兰人记住了“签字没用”;而俄罗斯也怕,万一停火,西方军援立马续上,乌军回头就反扑。于是双方都在等对方先松口,结果就是谁也不动,只让前线士兵拿命耗。 有网友在论坛上写道:“现在这仗,已经不是为胜利打了,是为‘不认输’在打。可问题是,等大家都打不动了,废墟里哪来的胜利?” 说白了,没有真正的让步意愿,再开十次“和平会议”也是走形式。土耳其诚意足,但架不住两边诉求像两列对开的火车,谁都不肯下轨道。 战争不会因为一场没人来的会谈就停下。炮火依旧在响,每一天都有人再也回不了家。或许真正的转机,不是谁飞了哪一趟,而是哪一方能鼓起勇气,说一句:“我们试试换个方式。” 哪怕这句话,会被骂“软弱”,也比让整代人活在防空洞里强。 你怎么看?是继续打到最后一兵一卒,还是咬牙谈个不完美的结果?评论区等你聊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