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美国输了要吃蘑菇弹,打俄罗斯输了要去西伯利亚挖土豆,打中国输了鞠个躬,道个歉,完事儿还能被欢送回国!日本从不因为你强大就不敢打你,只因为你让它付出的代价不够! 1945 年东京湾的那一幕,早就定下了基调。麦克阿瑟的吉普车碾过的不只是战败的面子,更是日本自己做主的底气,《日美安保条约》看着像把保护伞,其实是条越收越紧的锁链,把日本的安全和经济死死绑在美国身上。 现在这条锁链已经勒到了肉里。2025 年日本防卫预算飙到 9.9 万亿日元,占 GDP 的 1.8%,新首相高市早苗还嫌不够,非要冲到 2% 以上,立志当全球第三军费大国。 这些钱花在哪了?九成以上都是买美国武器。147 架 F-35 战斗机、400 枚 “战斧” 巡航导弹,花的全是真金白银。可钱就这么多,这边买武器花得痛快,那边民生和产业就遭了殃。 日本的债务早就堆成了山,已经是 GDP 的 260%,光付利息一年就花 16.5 万亿日元。可政府不管这些,为了凑军费,居然要涨企业税、个人所得税,连烟草税都要加。 普通日本人早就苦不堪言,物价涨得没边,一袋 5 公斤的大米都卖到 198 元,比之前涨了 40% 还多。工资却一个劲往下跌,连续八个月实际工资在缩水,现在还要额外掏 “军备税”,难怪 63% 的日本人都反对扩军。 军费疯涨的同时,半导体研发的钱直接砍了 8%。东京电子、信越半导体这些巨头,本来能在 3 纳米材料上抢个头筹,结果母公司的钱都被拿去买武器了,眼睁睁看着中韩企业追了上来。 这哪是搞发展,分明是捡了芝麻丢了西瓜。美国光想着让日本当 “前沿先锋”,哪管日本的产业死活,反正有人出钱出力当炮灰,自己躲在后面稳赚不赔。 更坑的是 Chip4 联盟,日本本来想靠着这个联盟卡中国的脖子,结果先卡住了自己。2025 年它两度扩大对华出口管制清单,从 42 家企业加到 110 家,从光刻胶到冷却系统全给禁了。 可半导体产业本就是你中有我,日本企业对华业务占比大多超三成,这一禁等于自断财路。东京电子才两个月订单就暴跌 13%,股价跌了 15%,全年损失预计高达 1.2 万亿日元。 这边日本主动退出市场,那边韩国和新加坡的厂商立马补位,中国本土企业也加速替代。沪硅产业的 12 英寸硅晶圆份额从 15% 涨到 28%,南大光电的材料也进了中芯国际的产线。日本想卡别人的脖子,最后却发现自己的市场被抢了个精光。 稀土领域的 “多元化布局”,更是一场自欺欺人的闹剧。日本花了 9.3 亿人民币投资澳大利亚的公司,好不容易在 2025 年弄到了中国以外的重稀土,结果发现只是杯水车薪。这些稀土只能满足 30% 的需求,价格还比中国的贵不少。 重稀土这东西本来就少,跨洲运输加加工,又费钱又低效,日本企业的成本直接飙上天。可中国还握着全球近 70% 的稀土产量,重稀土更是几乎垄断,这边中方一收紧审批,日本的新能源汽车、风力涡轮机产业就慌了神,光这一项损失就超 50 亿美元。 所谓的 “多元化供应链”,根本就是美国画的大饼,只为了让日本跟着 “去中国化”,从来没真正想过保障日本的供应安全。 最离谱的是美日那笔 5500 亿美元的不平等协议。日本满心以为是合作共赢,结果却是出钱出力当打工仔。项目全由美国说了算,利润分配更是无语,本金没收回时还能五五分,一旦回本,美国拿九成,日本只分一成。 三菱重工、东芝忙前忙后搞核反应堆、建数据中心,核心技术和管理权却全被美国攥着。而美国转头就对日本汽车加征关税,七大车企利润直接下滑三成,日产、马自达都亏得一塌糊涂。 日本想靠讨好美国换好处,最后却被人家又打又拿,活脱脱一个冤大头。 现在的日本早就陷入了死循环:军费越涨,民生越难;制裁越狠,经济越差;依附美国越深,自主权越少。自卫队招募率才 60%,年轻人根本不想去当炮灰,这样的军队能有啥战斗力? 它总觉得打中国输了不用付出真代价,却没看清最可怕的代价从来不是原子弹或苦寒。 是老百姓买不起的大米,是企业赚不到的订单,更是国家一步步失去的自主和底气。 这种温水煮青蛙式的衰落,比任何打击都致命。
